百家姓 丁姓
百家姓 丁姓
据有关史籍介绍﹐丁姓至少有五支来源,另有源出姜姓、子姓、他姓改性等说法。先秦时期,丁姓活动的地区主要是在山东,从此地向四周播迁。今日丁氏族人以江苏、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西、浙江、贵州、吉林、辽宁等省多此姓,这十一省的丁氏族人约占全国丁氏人口的70%以上。
「丁」姓源出
源出一
第一支见诸于《姓氏考考略》。 [周武王伐纣之时﹐就有了丁姓的诸侯。但这位丁姓诸侯的详细情况﹐却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
①源于子姓,出自殷商诸侯丁侯的后裔,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②源于周朝遗民微子启的封地,属于以先祖字号为氏。周朝封遗民微子启于宋(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之间一带地区),建立了宋国,世人称其为宋丁公。
源出二
丁氏的第二支姓源来于姜子牙一族。
源于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子姜伋的谥号,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 等资料记载,丁氏源出姜太公之子伋。炎帝神农氏是少典的儿子,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氏。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姓吕尚,俗称姜太公。他西周初年任周太师,因辅佐周武王姬发灭商有功,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姜太公的儿子姜伋,在周成王姬诵执政时期时为周王朝重臣,又是后来周康王姬钊的顾命大臣,对周王朝有辅佐大勋。姜伋逝世后,周王室敕封其谥号为“丁公伋”,其后裔子孙中便以其谥号为姓氏者,称丁氏,史称丁氏正宗。
自从这一支丁姓问世之后﹐其散居的地盘最广﹐人数最多。也就是说﹐千百年来﹐中国的丁姓大都源自这一世系。这一系的主要发源地﹐在今山东济阳。《姓氏》书说“系承姜 ﹐望出济阳”﹐即是证明。
源出三
丁氏的第三支姓源﹐始於三国时期。三国时东吴孙匡将军一族的后人全部改姓丁。这就是《三国志.吴志.孙匡传注》所说的﹕孙权的族人因过失造成军粮仓库失火﹐贻误了战机﹐孙权大怒﹐不许孙匡姓孙。孙匡的后代子孙也被迫因袭丁姓。
源出四
源于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①为孙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据《三国志·江表传》云:“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 所以,后世的丁氏中国人之中,特别是南方的丁氏人中,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传自周文王之子康叔。
②出自于氏所改。据明朝海盐姚士粦所序《枫窗小牍》中的记载,宋朝时期,有个叫于庆的人欲依附于权贵丁谓,遂改姓为丁氏,后果然如意,飞黄腾达,其后裔子孙以及族人因此皆称丁氏。
③源于改姓,出自明朝初期苏州阊门邹、丁二氏,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这就是著名的苏州阊门丁氏一族,就是今天主要分布在江苏省三泰地区(泰州市、泰兴市、泰县,包括如皋市、南通市、海安县一带)的丁氏一族,号称“江苏六大丁“之一,始祖就是号称“活丁死邹”的三个儿子:丁兰国、丁兰芝、丁瑞芝。
源出五
源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改姓。
①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蒙古学者丹珠尔,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明朝初期,蒙古族黄教学者丹珠尔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姓为丁,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丁氏至今。丹珠尔,据说是第三世达赖喇嘛三位侯选灵童之一的香根,是元、明之际的学者,他精通藏语、蒙语、汉语、维吾尔语、西鞑靼语(斯拉夫语,即俄罗斯语)等诸多语言文字,主持修纂了著名的苯教佛典《丹珠尔》一百六十四部(今只保留有一百二十部),他的姓名亦因该部佛教重典而得称。
蒙古族敖陶格图氏,源以地名为姓氏,出自敖陶窑子古城(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敖陶窑子),明朝初期迁居大兴安岭地区,明朝中叶即多冠汉姓为丁氏、林氏。 [11]
②源于回族,出自明朝时期西域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明朝西域回回人(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地区)中,以“丁”为末字者进入中原汉化后,有按汉俗以谐音汉字改姓丁氏。丁氏为回族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史籍《东里文集》中记载:“西域人多名丁,既入中国,因以为姓。” 回族丁氏大部分是来自先祖回回名的尾音“迪尼”(Din),按汉语发音多译读为“丁”,于是他们中间一些人的后代便取“丁”为姓。如“勘马刺丁之后裔姓丁。”回族丁氏中最大的一支,当属赛典赤·赡思丁家族,因其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喇)、丁等姓氏,在国内分布很广。如福建泉州陈棣的丁氏回族,按史籍《执斋公图谱·历代忌辰总目》的记载:“一世祖节斋府君,讳谨,字慎思(赡思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赛典赤瞻(赡)思丁是今泉州陈棣丁氏的始祖。”
丁氏回族在全国均有分布。
③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丁氏,源出尼质氏部落,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改为汉单字丁氏,世代相传至今。
④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定吉哩氏,满语为Dinggiri Hala,世居黑龙江西城(今黑龙江克山西城镇)。后有鄂伦春族引为姓氏者。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鄂伦春族定吉哩氏多冠汉姓为丁氏。 [11]
⑤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瑶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丁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丁氏,世代相传至今。
丁姓分布
当代丁姓的人口已达到470多万,为全国第四十八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8%。从明朝至今600年中丁姓人口由40万增加到了470多万,增长了近12倍,丁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丁姓人口增长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湖北、安徽、河南,这四省的丁姓人口大约占了丁姓总人口的37%。其次分布于贵州、辽宁、湖南、浙江、山东、江西,这六省的丁姓又集中了30%。江苏省的丁姓人口占丁姓总人口的13%,为当今丁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江苏为中心,向四周散发的丁姓聚集地区。在600年期间,丁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间有很大区别,由东南部向华北、华中的回迁十分强劲,已经大于由北向南的迁移。丁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苏浙、安徽大部、山东东部:江西东北、福建西北、湖北东端和西南、湖南西北、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广西西端、甘肃大部分、内蒙古西部、新疆北部、辽宁大部、黑吉东部,丁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8%以上,中心地区可达2.8%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大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2.5%,居住了大约49%的丁姓人群。在豫鄂大部、湘赣闽大部、广东东部、广西西北、云南中部、贵州东南和北端、四川北部和东段、陕渝、山西西南、青海东部、山东中部、河北东北部、京津、内蒙古东部、辽宁西端、吉林北部、黑龙江中部,丁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2%一0.48%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8%,居住了大约37%的丁姓人群。
姓氏文化
郡望堂号
丁姓的郡望主要有济阳、济阴、陈郡、谯国、扶风、西河、洛阳等。丁姓除了有与郡望同名的堂号外,著名的堂号还有驯鹿。“驯鹿”堂号出自东汉丁茂。丁茂小时丧父,家中很穷,他对母亲很孝顺。母亲死后,他背土筑坟又宰了松柏在墓旁。其孝行感化了山上的白鹿,白鹿来到墓旁与他一起守墓。为此,太守推举他为孝廉,丁茂弯矩不受。
-
- 2001年王伟南海撞机事件真相
-
2024-11-08 18:33:30
-
- 小镇居民怀疑附近有外星人基地,记者进山探秘,拍到巨大热羽流
-
2024-11-08 18:31:15
-
- 06世界杯意大利夺冠的首发11人你还记得几位?记住八位才算老球迷
-
2024-11-08 18:29:00
-
- 亿万损失事件?无辜作者风凌天下千字心酸
-
2024-11-08 18:26:45
-
- 史上10大恐怖的洪灾,死亡共计超过100万,数经济损失超1000亿!
-
2024-11-08 18:24:30
-
- 著名国画大师梅墨生作品赏析
-
2024-11-08 18:22:16
-
- 王爷,王妃殁了,临了求王爷一封休书
-
2024-11-08 18:20:01
-
- 识花|有花才会有果,带你认识68种水果花
-
2024-11-08 18:17:46
-
- 无锡鸿山访先贤泰伯墓,缅怀三千年前的三让高踪和至德名邦
-
2024-11-08 05:46:44
-
- 开学第一课-保险伴我一生
-
2024-11-08 05:44:30
-
- Bose QC 30无线蓝牙降噪耳机评测体验:我更愿意为它的设计买单
-
2024-11-08 05:42:15
-
- 中国和印度会开战吗?印度频频挑衅,中国为何不“痛快”打一场?
-
2024-11-08 05:40:00
-
- 鞋子尺寸对照表
-
2024-11-08 05:37:45
-
- 100句让你醒醐灌顶的顶级毒鸡汤
-
2024-11-08 05:35:30
-
- GDBOIL格德宝|名车鉴赏|福特 1965-GT40
-
2024-11-08 05:33:16
-
- 法兰克福(Frankfurt)
-
2024-11-08 05:31:01
-
- 军人子女中考加分,又一份新文件
-
2024-11-08 05:28:46
-
- BEYOND黄家驹的死亡真相,究竟是意外还是阴谋?
-
2024-11-08 05:26:31
-
- “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硬笔书法获奖作品欣赏
-
2024-11-07 05:43:54
-
- 再就业!申花官宣崔康熙正式出任主帅
-
2024-11-07 05: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