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街镇“双晒”|五里店:一城古韵 五里今风

2024-06-27 12:48 来源:网络 点击:

江北街镇“双晒”|五里店:一城古韵 五里今风

江北街镇“双晒”|五里店:一城古韵 五里今风

电脑合成图还原五里店“莺花古渡”。新华网发(江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新华网重庆10月24日电(刘磊)10月23日,重庆江北区街镇“双晒”推出五里店篇,展示五里店的多元文化和古韵今风。

    五里店缘何得名?据悉,当年,五里店往红土地的支路口有一家幺店子(四川方言,即路边小店),从江北厅衙的门口到幺店子门口正好是五里路,于是,这家幺店子被叫作五里店。久而久之,五里店便成了这一带的地名。

    江北街镇“双晒”五里店篇以“一城古韵·五里今风”为主题,以“人文传承”核心,从五里店最早的渡口——莺花古渡晒起。

    据了解,历史上,五里店地区最先繁荣的是码头;而此地最早的码头,要数莺花古渡。莺花渡因莺花碛而得名,前人记述说:阳春三月,碛上莺飞草长,繁花似锦,花丛里蜂来蝶去,草丛间鸟鸣雀跃,阳光暖花,香气四溢,如此时节,就连路过莺花碛上船过江的渡客身上也沾满了花香。如此美景与重庆城仅一江之隔,游客纷至沓来,红男绿女,遍布碛上。

    岁月荏苒,古渡沧桑,莺花渡几经更名,如今被称作鎏嘉码头,已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不变的高檐错落,诠释着这座山城在嘉陵江边那温柔如水的记忆。

    在工业上,五里店也曾在重庆排名前列。五里店地区最早工业史上的两大骄傲,一个是全胜自然酒厂,另一个是鹿蒿玻璃厂。

    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甘巨伯等人在廖家台正街创办无曲酒厂和大渝中酒厂,生产曲酒与黄酒。后来,一个叫唐自然的留美学生投资并担任厂长,并将无曲酒厂和大渝中酒厂合并,改名为全胜自然酒厂。该厂的酒曾荣获成都奖会和南京奖会的大奖。该厂生产最红火的时候,年产1.2万斤,远销东南亚。1980年和1984年,该厂生产的嘉陵江曲酒和嘉陵江特曲,分别获得过重庆市和四川省的优质产品称号。

    鹿蒿玻璃厂虽然没有廖家台的酒厂早,但它的影响却十分深远。晚清时,江津人何鹿蒿东渡日本,学习玻璃制造技术。1906年回国后,在刘家台喜乐溪创办鹿蒿玻璃厂。历经千辛万苦,把工厂建成。这座厂,被誉为重庆历史上具有真正意义的第一家近代工厂。

    五里店还是革命圣地。曾经,共产党人恽代英在刘家台播下革命火种,第二代《挺进报》从这里点亮黎明前的曙光。如今,三·三一” 惨案烈士墓和三·三一” 惨案死难志士群葬墓地,依旧激励着人们奋发图强。

    今天的五里店有重庆特色的滨江文化——这里有嘉陵江醉美的江岸风景,这里有凝结创意创想和文化艺术的多元体验,这里是重庆火锅发源地,更有挑战你味蕾的地方特色美食……

    江北区街镇“双晒”期间,“江北政务新媒体矩阵”将在各个平台开设相应专题,进行集中推介,市民也可以通过点击“江北新闻”微信公众号、重庆江北APP相关专栏,为五里店街道留言、转发、点赞。

江北街镇“双晒”|五里店:一城古韵 五里今风

五里店立交。新华网发(江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江北街镇“双晒”|五里店:一城古韵 五里今风

五里店鎏嘉码头夜景。新华网发(江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江北街镇“双晒”|五里店:一城古韵 五里今风

五里店火锅博物馆壁画。新华网发(江北区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