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短短16天,25起青少年溺水事件!35个孩子溺亡!

2024-12-11 00:26 来源:网络 点击:

痛心!短短16天,25起青少年溺水事件!35个孩子溺亡!

7月份刚刚开始暑假,1号至16号,短短的十六天里,网络曝光了25起青少年溺亡事件35个孩子溺亡!痛心啊!每一件溺水事件的背后,至少一个原本幸福家庭变得支离破碎!每一位家长都要重视、警惕、预防溺水事件,悲剧不能一直重演……

7月1日,广西南宁,8岁女孩与同学玩耍失足落入小区人工湖中,同学下水施救不幸溺亡。江苏徐州,四个孩子结伴外出野泳,全部溺亡。浙江温州,4岁孩子不慎落水,另外一名15岁男孩跳水救人,4岁孩子救起,救人男孩却溺水身亡。

7月3日,云南昭通,四个17岁的少年相约到永丰水库游泳,其中三人溺水,另外一人下水施救溺亡。广东陆丰,三名初中生一块去金厢银滩游泳,全部溺亡。

7月5日,湖北孝感,一个男孩因围观泄洪失足落水,不幸溺亡。浙江宁波,五个中学生相约到水库游泳,一人大意溺水,两位同学下水施救,三人全部溺亡。

7月6日,云南昭通,两小学生偷偷野泳,其中一人溺水后,同伴不知所措,落荒而逃,导致落水者溺亡。

7月7日,河南信阳,两个学生结伴到白露河游泳,同时溺亡。四川西昌,邛海景区四名女孩戏水时踩空落水,导致一女孩溺亡。

7月9日,广东梅州,一位家长带两个儿子和侄子到江边游泳,家长疏忽大意,导致三个孩子全部溺亡。湖南云集,两个13岁的孩子结伴野泳,一人溺亡。广西南宁,两个17岁少年结伴到邕江玩水,一人踏入深水区溺亡。

7月10日,广东阳江,一8岁女孩在游泳中心玩水时溺亡。湖南长沙,一四岁女孩与家长陪同在水库玩耍。女孩随着游泳圈漂远,孩子父亲发现救援时体力不支,孩子失联。

7月11日,四川成都,一名13岁小孩在江边失足落水后溺亡。湖南安化,一个男孩在水边玩耍时,大意失足落水溺亡。河北邯郸,三名少年一块到滏阳河游泳,一人溺水,一人下水施救,两人溺亡。

7月12日,浙江绍兴,一名17岁男孩在青龙山水库溺亡。河北藁城一家三口在河边野游,三口溺亡。

7月13日,福建泉州,一名11岁女孩和同学相约在石狮祥芝海域游玩,女孩落水溺亡。

7月14日,江西萍乡,两名男孩在河边玩耍,不慎落水双双溺亡。

7月15日,陕西咸阳,一男孩与7名同学在渭河边游玩,同学把男孩鞋子扔入河中,男孩下水捞鞋不幸溺亡。

7月16日,广西梧州,父子三人下河游泳,三人用时溺水,父亲与13岁大儿子溺亡,小儿子获救。

短短16天,35名孩子离开人间,这仅仅是媒体曝光的数据。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青少年防溺水大数据报告》的数据,我国一年约5.9万人溺亡,其中青少年为5.6万人,占总数95%。

导致青少年发生溺水的原因主要有七种情况:

1、数人相约结伴到水库、河流游泳。

2、下水摸虾、摸鱼或打捞落入水中物品。

3、岸边活动不慎落入水中。

4、在泳池及水上游乐设施中相互打闹或游泳体力不支、腿脚抽筋导致溺水。

5、误入工地、钓鱼养鱼场地,掉入水池,鱼池。

6、同伴溺水,盲目救援。

7、虽有家长陪同,但家长疏忽大意导致儿童溺亡。例如家长玩手机没有关注儿童,施救时体力不支,甚至不会游泳错失救援时机。

家长玩手机,孩子溺亡

家长是孩子第一责任人,必须重视溺水的严重性和危险性,针对上述导致溺水的原因告诫孩子必须做到“七不、三会”,给孩子解释4大“误区”

七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一定告知家长或由家长陪同;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知道溺水的危险性;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如水库、河流等;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如工地蓄水池、水坑,鱼池;

6.不盲目自信,擅自下水施救,清楚救援他人的难度。

7.不能慌张,更不能落荒而逃

三会:

1、意外落水时会自救。有两种自救方式:抱膝式、仰漂式

抱膝式自救

仰漂式自救

2、遇到别人溺水时,会救援。首先观察环境,寻找成年人救援,可大声呼叫、呼喊;如果携带手机,第一时间拨打救助电话119、110/120;寻找救助物品,向溺水者抛投救生圈、木板、绳索等,向溺水者伸出竹竿、木棒;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下水营救。

3、当溺水者被救上岸时会急救。一定把握好溺水救援黄金时间,溺水停止4到6分钟后,就会造成脑死亡,如果在5分钟内对溺水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溺水者生还的比例可高达50%以上;6分钟后,死亡率则直线上升;10分钟以上的,脑死亡概率达到100%,即使抢救过来,也是植物人状态。所以,学会急救处置非常重要。首先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将溺水者腹部横置于膝上,按压背部,挤出体内积水;如果溺水者已经停止了呼吸,应该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心跳停止,则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学校急救教育

心肺复苏

四个误区:

1、会游泳一定不会溺水。

2、用游泳圈一定不会溺水。

3、溺水时可以大声呼救。

4、抓住溺水者就能救上来。

结语:家长责任心非常重要,特别是长期外出打工的家长,在暑假、节假日前,一定打电话同孩子勤告诫、多交流,也要时常提醒在家爷爷奶奶注意孩子去向;更不能主动带孩子到水库、河边野泳,去游泳馆、水上乐园等正规场地戏水;在陪同孩子戏水时,戒玩手机,一定时刻关注孩子动向。

如果读到这里,您是老师或家长,请收藏、转发到学生群、家长群!一件件真实发生的事件提醒家长,少年儿童溺水事件会发生在身边!为了孩子,警惕起来,行动起来,防范于未然,不能让悲剧一直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