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历高、孝、光、宁四代,是位诲人不倦的老师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历高、孝、光、宁四代,是位诲人不倦的老师
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著作家。历高、孝、光、宁四代,是南宋著名的道学家一—亦称理学家,诲人不倦的教师,成果丰硕的著作家。朱熹十九岁中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他不关心事务,挑选了县城中一批优秀青年,作为弟子,每天给他们讲述古圣先贤修己治人的事迹,禁止妇女出家为僧为道。朱熹离官后,在武夷山中筑室居住,四方游学的士人学者,纷纷找他交流、求教。宋高宗由辅臣口中听到他的贤名,召他赴行在任官,他以有病为理由推辞了,当时他三十岁。五十一岁时,朱熹在南康军任上上疏,说皇帝如做不到“心术公平正大”,便只能与一二近习之臣谋划事情,那会导致小人擅权、皇帝被架空、国事无法治理的局面。孝宗看了大怒,叫赵雄批判。
赵雄委婉进谏说:“好名之士,陛下越讨厌他们,赞誉他们的人就越多,这岂不恰恰抬高了他们?不如使用其长处,让他多处理实际事务,能力高低自然就显现出来了。”皇帝“认”了。朱熹处理事务,和他“论道”一样有水平。在南康军任上,他兴利除弊,遇到旱年,他调动民间的力量,领导百姓渡过了灾荒。事情过后,他把出粟救荒的人们,开出名单,写上事迹,报到朝廷,请求按规章推赏他们。他重视教育,常抽时间到郡学中讲学论道。他寻访到庐山白鹿洞书院的旧址,奏请朝廷进行了修茸,亲自制定了书院《学规》,并安排专人看守保护。南康军任满,朱熹被调任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不久,根据救荒的功劳,提到朝中任直秘阁,他因自己奏报的南康纳粮救灾的人们没有受到赏赐,辞掉新官职不接受。
浙东大饥,右丞相王淮上奏改任朱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朱熹懂得救灾如救火,当日便单车上路赴任。但还是因南康纳粟救灾的人们没受到推赏,他表示到任后只“干活”,仍不接受那个官名。直到他们受到了朝廷的推恩赏赐,他才接受新官职。朱熹和下层官吏、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大家自然乐意与他合作。到了浙东,朱熹马上发信给其他州郡,号召米商来作买卖,以不收税为优惠条件,四方柴米的船只辐而至,灾区无粮可买的困境一下子突破了。在贩灾之余,朱熹每天深入察访民情,较远的地区,便坐着单车,不带一个随从。劣迹多的郡县官吏,怕他弹劾惩治,有的主动辞职走了,境内肃然。凡是丁钱、和买、役法、椎酷等政策对百姓不利的,他都一一改革之。有人上奏朝廷,说他的坏话,皇帝却对王淮说:“朱熹的施政很可观呀!”
朱熹劾奏不法官吏,不避权贵,不讲情面。台州知州唐仲友,与丞相王淮是同乡、姻亲,百姓检举告发他的很多;吏部尚书郑丙和侍御史张大经却推荐他,升他为江西提点刑狱。朱熹到台州视察,人们纷纷上告唐仲友。朱熹核实了他的罪状,上了三次奏章,都被王淮扣下。他继续弹奏,唐仲友上章自辩。王淮把二人的奏章一同报告皇上。皇帝不想深治,撤掉了对唐的江西提点刑狱的任命,而把这个官职改授给了朱熹。朱熹不接受,一直要求宫观闲职,吏部郑丙和王淮新提的监察御史陈贾,都以程氏理学和道学攻击朱熹,于是孝宗下诏令朱熹奉祠。自此,朱熹一连五年,主管崇道观,云台观,鸿庆观。
宁宗即位后,召朱熹入朝讲经筵。他对近臣弄权的事上奏进谏。在朝中干了一年,便请了病假。居家养病。他不忘历朝皇帝的知遇之恩,又上书言事。他写了好几万字的奏章,陈述“奸邪蔽主”的祸害,为受韩侥胃迫害的赵汝愚申冤。子弟学生们纷纷劝阻,说这会惹来大祸,他不听。蔡元定提出用蓍草占卜决定,结果得了“愿·同人”的卦,朱熹默然,取来奏稿烧掉,又上奏力辞职名,诏令仍任秘阁修撰。当时韩皖胃提起来的台谏官员想矛头指向朱熹,但没有人敢带头。终于,朱熹的学生、监察御史胡统跳了出来。胡绒没发迹时,曾到建安去拜访朱熹求学,而朱熹招待前来求学的人,只有粗米干饭,待胡统当然也不例外。
胡统非常不满,对别人说:“这太不合人情了!一只鸡,一斗酒,山中并不是买不到呀!”他当了御史以后,仍耿耿于怀。他费了一年工夫,凑出一份章疏,不巧改任太常卿,失去了发言权。沈继祖又跳了出来,他曾经采搪朱熹讲析《论语》《孟子》的话来自我标榜,后来又因批判程颐学说得了御史职位。胡统把自己劾奏朱熹的材料送给他,他喜出望外,自己又添加了一些诬蔑的话,凑了“六大罪状”,要求皇帝像孔子诛少正卯一样杀了朱熹,把朱的门人蔡元定也编管别州。接着,选人余嘉也上书要求“斩朱熹以绝伪学”。
于是有诏把朱熹撤了官职提举鸿庆宫,把蔡元定贬窜道州。押送蔡元定的人督促得紧,朱熹与一百多朋友、同学为他钱行,蔡元定带着小儿子从容徒步上路。朱熹七十岁时,被批准致仕,恢复了自由之身,七十一岁去世。自从有了“伪学”之禁,平日向他求学、和他来往的士人,有的躲了起来,有的另投老师,有的经过他的门口也不敢进去,还有的甚至换下往日的衣冠,在市井游荡,以显示自己不是“伪党”。朱熹本人毫不在乎,每天不间断地和诸生讲论学问。有人好心地劝他遣散学生,他笑而不答。病势沉重后,
一天他把儿子朱在和学生黄干等叫到身边,勉励他们努力学习,嘱托他们修正自己的著作。第二天,他坐正了,整理好衣冠,靠着枕头逝去。陷害朱熹的言官,怕他“阴魂不散”,上言朝廷说,四方的伪徒,都要为他们的伪师送葬,而现在朱熹刚死,就有人画了像祭祀他。他们如果聚在一起,一定要胡乱议论世人长短、时政得失。建议守臣下令约束,不许门人为他送葬。朝廷照这意见办了。于是好多门生故旧都不敢来送葬,只有李婚等几个人不怕迫害,把灵枢埋入墓中。
朱熹从中进士至去世五十多年,只作了九任地方官,四十天朝官。朱熹一生,从不降低他的“道”去迎合任何人;即使在山洞里也想着国家,关心时政,盼着朝廷振作革新、恢复中原;当官时,则尽量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朱熹是一位海人不倦的好老师,尽管家中贫穷,对来就学的人,他尽力做到“有福共享”——粗米饭、野菜汤,有时吃不饱,便分而食之。这是多么好的老师,他教给学生的,何止是口中讲述的知识和道理!朱熹的著述很多,一个人,即使不作官不讲学,一辈子有这么些著述,也是了不起的贡献。所以说,他又无愧为一个著作家。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
- 精品推荐—四位大师力作山水画
-
2024-12-11 00:15:37
-
- 大学生入党转正演讲一分钟(建议收藏)
-
2024-12-11 00:13:22
-
- 愧杀秋瑾自缢而死于杭州寓中的李钟岳
-
2024-12-11 00:11:07
-
- 高考生看完《中国医生》哭了,回家弃财从医,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
-
2024-12-11 00:08:53
-
- 10款没刘海的发型,中分或偏分由你来定!
-
2024-12-08 15:29:48
-
- 7个穿着得体的要点,不知道的好好看看
-
2024-12-08 15:27:33
-
- 泰安10大必玩景点
-
2024-12-08 15:25:18
-
- 青梅竹马一词出自哪里?男女主人公有着怎样的故事?
-
2024-12-08 15:23:03
-
- 男高中生发型图片大全,校园中的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魅力
-
2024-12-08 15:20:48
-
- 荐剧比检察官公主还好看的李狗嗨你知道吗?
-
2024-12-08 15:18:34
-
- 黑弥撒:关于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
-
2024-12-08 15:16:19
-
- 国企VS私企:哪个是更好的选择?
-
2024-12-08 15:14:04
-
- 断头铡刀形态一旦出现,要坚决卖出,这么来判断
-
2024-12-08 15:11:49
-
- 从滨海坐火车到北京,又有变化!重新修订,再次奉上最全列车时刻表!
-
2024-12-08 15:09:34
-
- 花生里加1个鸡蛋,原来这么好吃,我家常做来吃,放一个月都不坏
-
2024-12-08 08:19:04
-
- 功夫婆媳剧情介绍
-
2024-12-08 08:16:49
-
- 高产玉米品种中科玉505,稳产和适应环境强,亩产1500到2600斤
-
2024-12-08 08:14:34
-
- 陈皮故事记陈皮,动人传说又一则
-
2024-12-08 08:12:19
-
- 35岁周柏豪公布产女喜讯!夸奖女儿不忘妻子,“宠妻”人设永不倒
-
2024-12-08 08:10:04
-
- “秫秸杆”做蝈蝈笼-东北话解说
-
2024-12-08 08: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