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一点儿,听人把话说完

2025-01-20 07:26 来源:网络 点击:

慢一点儿,听人把话说完

有这么一首诗非常有意思,是周将的《沙漠》,原文如下:

这里荒芜寸草不生,后来你来这走了一遭,奇迹般万物生长,这里是我的心。

但是,有趣的是,这首诗还有另一种读法,那就是倒着读:

这里是我的心,奇迹般万物生长,后来你来这走了一遭,这里荒芜寸草不生。

相同的句子,只是语序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就完全不同,真是让人不得不感叹语言文字的魅力。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清晨我上马”,反过来读就是“马上我成亲”。当然,今天主要想要表达不是语序的问题,而是与“语意”相关的一些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因为一些语意的问题而产生很多矛盾,就像我们喜欢“认字认半边”一样,听话也经常只是听一半,但是不巧的是,大家在表达的时候往往又喜欢用“但是“来转折,更是将重点部分放在“但是”之后,如此一来,听的人只听了前半部分,也就是“但是”之前,而说话的人却又把重点放在“但是”之后,误会矛盾也就因此应运而生了。

“某个人真的太讨厌了,看见他就浑身不舒服,但是,他的个人能力以及为人处世方面还是不错的!”就拿这句话来说,显然,这是一句非常具有个人色彩的话,细想一下,如果被谈论的那个人刚好只听到了“但是”之前的话,他会怎么想?他会觉得自己你在背后说他的坏话,抹黑他的形象,同时,在他心里你会成为一个“坏人”,并且你们之间的关系会出现隔阂。可如果他只听见了“但是”之后的话,那么,他会觉得你在称赞他,是个“好人”,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好。当然,如果他听完了整句话,也许他会觉得你是一个比较客观的人,起码公私分明,同时,反省自己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不过,虽说有三种情况,但更多时候第一种情况会出现的比较多,生活就是这么“狗血”,而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除了“听话只听一半”以外,人们在潜意识里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或者说“选择性”思维,比起后面的转折,大家更在乎的是前面的不认可,用俗语来说,就是“先打一棍子,再给一个甜枣”,这不好使,毕竟,棍子打在身上是真疼,甜枣吃在嘴里又不疗伤,不过,这也只是一家之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处世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但是,还是希望大家不管有多急,有多忙,偶尔也要慢下来,听对方把话说完,不要做个“急性子”,更不要只听“片面之言”,也许这样,我们就会少一些矛盾,,少一些误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