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熊应堂,官至浙江省委书记,两个孩子却一个死刑一个死缓

2024-12-24 18:50 来源:网络 点击:

开国少将熊应堂,官至浙江省委书记,两个孩子却一个死刑一个死缓

那是在1952年的时候,开国少将熊应堂的家中迎来了一件令人非常开心的事情,因为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熊应堂对两个新生儿的到来内心感到非常愉悦。

也许,此时此刻的熊应堂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这两个儿子会在以后惹下滔天大祸,最终一个被判处死刑,另一个被判处了死缓,下场可谓是悲惨至极。

他们的事情在当时受到了很多民众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甚至轰动全国,就算到了现在人们依旧将他们的事情当作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这时,大家一定对熊应堂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充满了好奇,想要知道他们到底做出了什么,为何会被判处死刑,难道他们做出了杀人放火的事情吗?

到底是什么让熊应堂的两个儿子犯下了滔天大罪?

慈母多败儿,令人惋惜

要说熊应堂的两个儿子为何会最终落得这般田地,一个被判处死刑,一个被判处死缓。

这一切都和他的家庭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的父亲身为国之栋梁,整日忙于国家事务无暇顾及,将一切事物都交给了他们的母亲进行管教,再加上熊应堂自己的文化程度本身就不高,更是力不从心。

而母亲则对他们更是放纵溺爱,这才导致了他们的两个儿子会落得这种下场。

两兄弟在出生以后,熊应堂为他的两个儿子取名分别是熊北平和熊紫平。

两兄弟在蹒跚学步的时候,非常可爱,将自己的父亲视为心中的偶像,他们总是口齿不清地说道:“以后我们要像爸爸一样。”

但是这些话仅仅是小时候的童言无忌罢了。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由于母亲的过度溺爱以及优越的家庭条件,让熊应堂的两个儿子养成了嚣张跋扈,娇生惯养,为所欲为的公子哥脾气,熊家两兄弟心中稍有不快,就会对身边的人大吼大叫,乱发脾气。

在读书期间,熊家兄弟二人仗势欺人,联起手殴打同学。

在学习上也一点都不上心,学习成绩永远都在倒数上,更过分的是,他们不仅仅不团结同学扰乱班级的秩序,而且还对自己的老师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尊重,甚至有时候还会辱骂自己的老师。

虽说老师和同学们对熊家两兄弟的做法非常不满,但是他们由于熊家两兄弟的家世背景,都是敢怒不敢言,正所谓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说。

其实,熊家两兄弟的做法他们的母亲并不是一无所知,但是她却只是觉得孩子的年龄还小,等长大之后就会懂事,但是这终究只是熊应堂妻子的一场美梦。

因为熊家两兄弟并没有如她所想象中的一般,随着年龄的长大变得懂事,他们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做出的事情越来越过分,甚至触犯到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熊家兄弟二人由于在学习上不够用心,导致学习成绩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毕业之后和大多数高干子弟一样,进入到了部队历练。

熊应堂对于儿子进入部队历练持有非常赞同的态度,因为他觉得应该让自己的儿子多吃一点苦,就会变得懂事起来。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熊应堂的两个儿子在部队中总是拿着自己父亲的势力去威胁别人,对于部队的纪律更是不管不顾,我行我素,今天不是酗酒抽烟,明天就是殴打闹事,简直就是无恶不作。

更过分的是熊应堂的大儿子熊北平竟然在部队服役期间侮辱了一个女战士。

不得不说,这样的行为和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其实对于大儿子的所作所为熊应堂的妻子是知道的。

但是为了包庇自己儿子的过错,她竟然瞒着自己的丈夫,甚至还以丈夫的名义为自己的儿子开罪。不得不说,他们这对母子三人的行为,真是令人发指,但是熊家兄弟更禽兽的是在他们退役之后。

在退役后,熊家两兄弟分别进入了杭州市重型机械厂和杭州市锅炉厂当起了工人,在工厂的日子里,他们依旧迟到早退,每天在工厂内并不去做自己的工作。

不是在调戏良家妇女,就是在工厂内搞破坏,破坏公共财产甚至还差点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

很多工人只要看到有熊家两兄弟出现的地方,工人们都会选择避之不及,大家都在背后特地为熊家两兄弟写了一幅非常有趣的对联“恶熊闯进瓜田瓜遭殃,闯进工厂人遭殃。

当然除了熊家两兄弟,他们还和勾结了马少华以及钱永明等14个地痞流氓。

经过统计他们一行人自从1974年5月起至1978年8月,四年的时间里,他们曾经将140多名女青年诱骗到自己的家中,在家对其进行侮辱或者是猥亵,在事后熊家两兄弟以及其他地痞流氓还会故意恐吓这些受到伤害的女青年。

这时,也许会有人问为何熊家两兄弟要将这些女青年诱骗至家中呢,难道不怕被人发现吗?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当时的熊家是单独的住宅,再加上他们家的地理位置处于军区一带,有专门的士兵站岗守护这些军区家属的安全。

因此,在这种氛围的营造下,很难有人会想象到这里会发生这种违法乱纪之事。

当然除了自己的家,熊家两兄弟非常聪明,他们为了掩人耳目选择了更多的犯罪地点,例如清波公园、南山路、海军和空军疗养院等地进行犯罪。

除此之外,他们的诱骗这些女青年的手段也非常高明,他们一开始用自己的身上的光环来伪装自己,让那些女青年信任他们,紧接着他们就会以“帮助找工作”“一起看音乐会”“一起参加舞会”等借口,将其诱骗至犯罪地点,然后再进行他们那些不堪入目的犯罪活动。

经过统计在这四年的时间里,共有140多名女青年被骗,受到伤害的女青年高达80多人。

这些女青年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单纯的女大学生,有刚刚退伍不久的女战士,也有教书育人的女老师,也有工厂中长相出众的女工人,对于这些女青年,他们一个也没有放过。

其实,当时也有一些受害者向相关部门举报过熊家两兄弟以及这些地痞流氓的行为,但是由于当时我国的政局正处于动荡时期,再加上他们二人背景,因此,地方的公安对他们的行为只是得过且过。

被捕入狱,进行审问

当然熊家两兄弟在这四年里不仅对身边的女青年下手,而且对附近的老百姓也是打压欺负,而这一切的一切,熊应堂的夫人是有所耳闻的。

但是她这一次面对如此严重的错误,她不仅没有管制,反而又一次使用丈夫的名义去袒护自己的儿子,而对于此时此刻在四川工作的熊应堂而言,却一无所知。

好在一切终有报,在人民群众不断坚持的举报之下,终于在1978年10月的时候,杭州市公安局通过不断地整理和搜集终于拿到了熊家两兄弟所有的犯罪证据。

在拿到证据之后,由于熊家两兄弟特殊的身份背景,杭州市公安局特地向上级领导请示之后,决定对其进行抓捕。

当时熊应堂在得知两个儿子被捕以及犯下的种种罪证的时候,他的脸色先是涨得通红,然后又变得铁青,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

但是却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摇了摇头,选择了离开,其实,相信在看到这些罪证的熊应堂内心除了难过和愤怒就是满满的后悔吧。

他难过愤怒的是自己的两个儿子不成器,竟然做出了这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来,而让后悔的是自己忙于公务,没有对其进行好好的教导,才成了今天这副烂泥扶不上墙的模样。

更令熊应堂痛心的是自己的妻子竟然打着自己的名义,包庇两个不成器的儿子。

虽说熊应堂的心中五味杂陈,但是他从未想过使用自己的职权,为自己的两个儿子脱罪,在审判的过程中,熊应堂既不会选择去见自己的儿子,也不会选择去其他地方为儿子求情。

可谁知,熊应堂的小儿子熊紫平却在1979年11月14日下午在杭州市举行的公判大会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自信,甚至还扬言自己的父亲不会放过他们。

面对熊紫平的这一态度顿时就激怒了在场的干部以及6000多名人民群众,而与熊北平相比较而言,熊北平的态度还算可以。

因此,最终的判决结果分别就是:由于熊紫平态度恶劣,判处熊紫平死刑;熊北平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且还要进行强迫劳动。

父亲身份特殊,令人佩服

不得不说,熊家两兄弟的案件在当地乃至全国甚至于到现在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这不仅和熊家两兄弟的所作所为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和他的父亲熊应堂也有一定的关系。

他的父亲曾是为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所作所为与他的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熊应堂于1911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华河区,正所谓英雄出于乱世,当时的社会动荡再加上熊应堂自幼生活的环境就非常恶劣,家中的经济条件更是窘迫至极。

他在六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九岁那年他的母亲被自己的家中的亲戚卖掉换钱,自此之后,熊应堂去地主家做了长工,而他仅有八岁的妹妹成为了别人家的童养媳。

幸运的是在1926年的时候,熊应堂有机会去学一门理发剪发的手艺,通过这门手艺熊应堂度过了一段日子后来,在1928年的时候,熊应堂参加了红军的报名。

在成功加入红军的队伍之后,熊应堂刻苦训练,在1929年的大山寨战斗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熊应堂正是通过不断地努力在1933年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后来的他不仅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也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四次反“围剿”和开创川陕苏区的历次战役战斗,以及艰难的长征。

后来抗日之战中,熊应堂的表现更是突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熊应堂在1951年1月为了提升自己特地去往军事学院学习。

毕业后,他身兼数职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以及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并且在1955年的时候成为少将。

就是这样一个有勇气,有担当,充满血性的少将,却有了这样两个胡作非为不成器的儿子。

本以为大儿子熊北平在缓刑两年之后,可以在劳改的过程中,好好表现,争取多缓刑几年。

可谁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熊北平在进入监狱之后,不是他给别人找事,就是别人给他找事,再加上劳改的环境非常恶劣。

身为公子哥的熊北平根本无法忍受这些,于是,没过多久,他就在监狱中自杀。

面对此次的二熊案件,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中纪委特地向全国各地发出了通报,以此来警示那些想要胡作非为,为所欲为之人。

同时权威报刊《人民日报》也发出了相应的评论文章,其中说道:

对于这种违法乱纪的行为,一定要受到法律的严惩,对于二熊案件,就是杀得对,判得好,对于这些犯罪分子,一定要狠狠地打击,绝对不能心慈手软,该判刑的判刑,该劳改的劳改,一个也不能放过。

不得不说,熊家两兄弟之所以在坏事做尽,最后落得一个如此悲惨的结局,这一切都和熊应堂妻子的溺爱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当时,他们在小时候不懂事的时候,就应该将其好好教育,而不是等酿成大错之后,才知道后悔,这不仅伤害了别人,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

因此,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论自己的背后有多大的权力,都应该安分守己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给国家添麻烦就是我门应尽的义务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