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收购福寿螺,价格比猪肉还贵

2024-10-13 17:36 来源:网络 点击:

多地收购福寿螺,价格比猪肉还贵

云南大理Er海出现了大量外来物种的福寿螺,危害当地生态环境。本月4日,大理市政府再次出台政策预防和控制福寿螺的蔓延,并推出了40元的奖励1公斤福寿螺卵的政策。

为了彻底清除福寿螺,确保生态系统安全,大理市人民政府于7月4日在Er海流域发布了关于全面开展福寿螺防控工作的通知:主动采摘富寿螺卵的“重金奖励”将按40元/公斤的价格给予补助。7月6日,《云南日报》”... 7月6日《云南日报》,“云南省日报”。

福寿螺又称大瓶螺,被列为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它的繁殖能力惊人,在大理Er海附近呈爆炸性增长,对当地湿地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长期以来,清理外来水生有害物种和开展生态修复是Er海保护的重要任务。

大理政府这次花钱动员群众消除福寿螺,这类似于一项政府采购行为,即政府通过社会力量解决公共问题。这种“政治和社会合作”模式,首先动员社会各界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使公众树立关心环境保护的观念和意识。其次,采取人工预防控制来解决入侵生物威胁的影响,效果最佳且对环境没有附带破坏的作用,体现了当地政府的良苦心。与雇用专人清理相比,当地居民对Er海水域和福寿螺更加熟悉。他们还可以在过程中获得报酬,治理效果也可以直接造福于另一侧,可谓一举双赢。

由于湿地水域的流动性,加上生物入侵和传播多种方式,福寿螺相关清理工作面临更大困难。并进一步努力观察未来福寿螺的发展状况。

实际上,云南大理在中国并不是第一例以市场为导向的手段预防和控制生物入侵。

这种“战斗”的经验教训给当地政府和后来者发出了深刻警告:为了避免严重的群众生态治理行动,成为虚假利益斗争中的“拉锯战”,必须加强过程监督。指导使清理工作有序进行。

反复发生的生物入侵事件也提醒我们,确保福寿螺在清理后逐渐减少。还需要制定长期治理机制,例如采用“政府动员+机构指导+公众参与”,以招标方式寻找专业组织的管理方法,专业机构使用专业的技术设备提高清除的技术保障水平,并引导基层人民更科学有效地消除了入侵物种。随着福寿螺的“清除令”出台,全民参与。在人工摘除过程中有必要加大对恶意释放或丢弃行为的监督和调查处理力度,并根据当地保护管理规定予以发现并处罚。

长期寻求,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和提高社会防控意识是防止外来生物侵入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关键。我国现行的动植物检疫法和卫生检疫法仅针对已知特定有害生物进行隔离。缺乏统一的预防生物入侵法律法规,应尽快建立外来物种引进者责任制和问责制,并依法管理生物引种过程。针对各种有害生物入侵问题,有关部门还应加大科学普及力度,提高公众特别是出境旅客,科研人员和涉外人员的认识。只有在全社会普及反生物入侵意识,才能使危险物种容易从人类手中流到自然。

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于今年3月宣布,在2014年9月中旬,有网友“富寿螺疯狂侵入抚仙湖”的消息后,玉溪市制定了《澄江县福寿螺清理控制工作计划》,按照“地域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了福寿螺管控工作,共收购成螺55884.6公斤,螺卵5324公斤,安装阻隔网183米。同时,还组织工作人员对抚仙湖一级保护区的入湖河道口,湿地出水口和鱼塘遗迹进行拉网检查。确定尖山退出鱼塘遗址为检验预防控制福寿螺措施有效性的试点场所,即利用枯水期来收集掉落的鱼塘遗骸中的淤泥。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