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有一种小吃叫饹馇

2024-10-13 17:32 来源:网络 点击:

唐山有一种小吃叫饹馇

饹馇(gēzha)是一种传统食品,是唐山的美食之一。在唐山的各个区县均有出产,据说滦县的做工最为正宗。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迎来送往,饹馇往往是餐桌上的必备之物。旧时,曾经流传有“不吃饹馇宴,不算到唐山”的说法。

饹馇是一种用豆面儿或淀粉摊成饼状食品,在摊制过程中加入黄色原料,成品为浅黄色。真正的特色饹馇应该采用豆面(绿豆面或者红豆面)为主材,略加白面来增加饹馇的柔韧性,黄色的来源应该是全部采用姜黄。姜黄除了产生黄色,还有特殊的气味和味道,缺了姜黄的色味,饹馇的品质就大打折扣了。由于“饹馇”是黄色的,当初也称作“黄饼”。饹馇有小饹馇大饹馇之分。用淀粉摊成的成为“小饹馇”,薄而鲜亮,多用于溜炒。如“饹馇炒肉”“韭菜炒饹馇”等,用的都是“小饹馇”。用豆面儿摊成的称为“大饹馇”,较厚而显绵软,多用于包馅儿蒸炸,如“炸饹馇饸儿”“炸饯(方言读qiān)子”等。“饹馇”的吃法很多,物美价廉,因而深受唐山百姓的欢迎。

据老人儿们讲,过去只有唐山的昌(黎)、滦(县)、乐(亭)有大饹馇、小饹馇之分,出了唐山人家都叫大饹馇。小各扎是绿豆淀粉做的,加姜黄只是卖家作为;而大各扎只有昌滦乐有,以前只是自家过年过节做着吃,或有送人的,很少有卖的。为啥滦县的饹馇有名呢?滦县这边平原地带,坑洼边上种点儿杂豆,只要不被大水淹了,有了收成,也只是一星半点,傍年节泡了磨浆然后上大锅摊熟。摊制饹馇大各扎必须用茅柴火,连秫秸火都不行。而滦县这边兴在沙土荒地搂茅草,用茅草活摊成的大饹馇最为正宗。现在因为不用茅草火,既没了豆香味儿,也没了软糯的口感,饹馇早已没了原有的味道。

“饹馇”为什么称“ɡēzhɑ”,“饹馇”之名缘何而来呢?

民间对“饹馇”一词的来源,流传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椐说当清王朝在遵化建东陵以后,守陵人为讨得皇家的欢心,就把这一特产送进了皇宫。当时的慈禧太后吃饭有个习惯,端上来的菜最多只夹两口就撤下。有一次,御膳房端上了醋熘饹馇,她一看没有吃过,问了声:“这是什么菜呀?”太监赶忙回答:“还没起名字呢,请老佛爷赐个名吧。”慈禧太后一边听一边吃了两口,太监就忙着往下撤。没料到这次膳房人员刚到太后桌前,要撤下这道菜时,太后突然把筷子往盘中一拄,说:“搁着”!意思是不叫动,还想吃呢!这道菜在膳房引起了轰动。为投太后所好,以后每餐必上,逐渐传开。“饹馇”与“搁着”谐音,从此以后,“饹馇”的叫法一直流传至今。

这个故事固然有趣,但既然是“传说”,自不必当真。给慈禧太后上的菜竟然没有“名号”,专等慈禧赐名,近乎荒唐。如果是开玩笑,恐怕也要冒掉脑袋的风险。再者,“饹馇”的产生一定在慈禧去清东陵之前,一种食品自创制起名字就随之有了,哪有“养活(生)孩子不起名”的道理!可见,慈禧赐名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据相关语言专家考证,“饹馇”一词源于满语的发音,其意为薄饼。“饹馇”也写作“各扎”“个扎”,写法虽不同,可“ɡēzhɑ”发音没有变化。由此可见“饹馇”是个音译词。由于“ɡēzhɑ”属于食品,加之字、辞典中又有收录,根据规范要求就写作“饹馇”了。这应该是可信的。

(图文来源:公众号“老庄呔儿语聊吧”)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