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被啃烂,血肉模糊!”爱啃指甲的孩子,真的不知道疼吗?

2024-09-28 11:13 来源:网络 点击:

“手指被啃烂,血肉模糊!”爱啃指甲的孩子,真的不知道疼吗?

最近在后台收到很多宝妈的留言:说自家孩子老爱咬手指甲。

情况严重的指甲周围的皮肤都被啃得光秃秃的,指头泛着丝丝血色!

不忍心去想象那个画面,就像那位妈妈说的,真的是既心疼又头疼:

试了好多办法,为什么孩子就是改不掉咬指甲这个坏毛病?!

咬指甲癖是孩子口欲期结束之后的一种行为延续。

有研究表明,约50%的儿童会在某个时候咬指甲,不需要别人教,不用跟谁学,属于天生就会的本能。

孩子两岁之前的咬手指的行为称之为口欲期,这是他们正常的生理吮吸需求。

超过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还有类似的现象,大都被定义为咬指甲癖或咬指甲症,多发在3—6岁的儿童身上。

当孩子不自觉频繁地咬指甲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一直改不过来的小毛病,不仅仅只是坏习惯的原因。

撇开生理上的原因,外界的影响也会让孩子养成一些不太好的习惯。

每个孩子脑袋里好像都装有十万个为什么,他们的好奇心是把双刃剑!

旁人能够用嘴把指甲咬掉,在大人看来是特别不卫生的行为,但在孩子的眼里这好像是一种很酷的技能。所以会跃跃欲试,埋下了坏习惯的隐患。

还有无聊,没事情可做或者饥饿的时候,手边又没有任何有趣的玩具,孩子也可能会咬指甲,比如有的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就会无聊地咬指甲。

但是这样的情况,父母不需要过度担心,让孩子转移注意力,改变习惯就可以了。

很多妈妈都发现,孩子在有压力或紧张的时候,很容易咬指甲。

这种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先别急着责问,不如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小时候是不是也会用咬指甲来缓解烦恼呢?

大人会有情绪上的压力,孩子也一样,很多我们觉得没什么的小事,却会让孩子闷闷不乐很久。

比如,游乐场里玩具被抢了,没有能力为自己讨回公道;

比如,不小心尿了床,害怕被骂;

比如,马上要考试,或者要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表说话演等......

这些我们看起来的小事,在孩子看来就是这个世界最大的事。

如果大人没有及时捕捉到孩子的这些压力,他们就会自己找到一个情绪宣泄口。

而这个“宣泄口”对很多孩子来说,第一反应就是咬指甲,这个习惯可能类似于吮吸他们的拇指或奶嘴。

因为这是孩子们还没出生,在妈妈肚子里就学会的安抚技能,可以让人感到放松和快乐。

我们前面说到的,有些孩子爱咬手指甲并不是单纯的坏习惯,而可能是咬指甲癖这样病理性的原因在作祟。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有咬指甲癖的倾向呢?我帮大家总结了几个自己的判断标准,仅供参考哦:

1.孩子的年龄已经超过3岁;

2.孩子不自觉咬指甲的频率很高;

3.孩子一紧张忧虑就会咬指甲。

如果孩子出现了这些类似的情况,也用了一些方法去纠正过,仍不见成效的话,可以考虑去医院,听取医生专业的意见。

准照医嘱,有耐心地督促孩子,慢慢改变咬指甲的行为习惯。

我记得有一位宝妈留言是这样说的:“一下子没看住,就把手往嘴巴里面放,我是真的忍不住发火!”

我相信,不止这位宝妈有这样的情绪,大部分的家长看到孩子咬手指甲的时候,可能都会忍不住呵斥几句。

但这样的做法是最不可取的,言语呵斥或者动手教育只会适得其反。

最好的方法是,大人转变态度,从批评孩子咬手指甲越来越严重,到表扬孩子手指蜕皮越来越少,手指皮肤也开始愈合变好了。

从孩子们的兴趣喜好入手,鼓励孩子:“宝贝,你的手画画好好看!“宝贝,你看你帮妈妈摘的菜,好棒!”……

诸如此类的言语鼓励,让孩子有获得感,意识到自己的手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并且带给自己和家人快乐,他们也就不会那么频繁地去咬手指甲了!

对于那些因为压力、精神紧张、焦虑的情绪,而不自觉咬指甲的孩子来说,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开导。

不要让孩子陷入内心的死循环里走不出来。

像图片中描述的场景一样,鼓励孩子把心里话说起来,和她一起分析事情发生的缘由和解决办法。

也可以选择用一些亲子户外游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放风筝、踢足球,这类可以挥洒汗水的小游戏,帮孩子把不开心的事情抛诸脑后!

·写在最后·

和之前跟大家分享过的“抠鼻孔、吃鼻屎”一样,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小怪癖。

就像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而这也是他们成长中的一部分。

很多都是孩子在特定年龄段才会出现的,各位宝妈不必过度焦虑,我们顺其自然对待反而更好。

更重要的是,更多关注孩子生活的细节,不忽视孩子的情绪,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如果某些习惯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和生活,也要及时就医,听从医生专业的指导。

相信在家人的陪伴和鼓励下,是可以慢慢引导孩子去改变的。

你家孩子有啃指甲的习惯吗?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是否有什么小妙招跟大家分享的?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