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调变化映照香港人心所向

2024-07-15 13:52 来源:网络 点击:

民调变化映照香港人心所向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郑宇飞

最新民调数据显示,香港市民对特区政府的好感净值显著上升,创2011年以来新高,对中央政府的好感净值也达2009年以来最高水平。与之相对,香港市民对美英日等国的好感净值大幅下跌,其中英国政府的数据为1997年以来最低。

民调反映民心,也对接着大家的普遍观感。前些年,香港频繁受到内外破坏性力量干扰,特别是“修例风波”引发暴乱,香港一度经济受挫、民生凋敝、犯罪暴增、城市形象受损,普通市民的基本安全都遭到威胁。面对严峻局势,中央果断出手。从出台“香港国安法”,到完善特区选举制度;从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到强化公职人员宣誓制度,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社会秩序安稳了,自然就能把精力集中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今年6月份的标普香港采购经理指数(PMI)创11年来新高;《2022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排名已跃升至第五位。实打实的获得感、稳定感,自然会转化为市民对政府的好感。

民调这面镜子,照见的也是一个最朴素的道理:人心思安,人心思定,人心思进。老百姓最讲实际,最关注的还是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不好。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先要守住稳定这个基石,繁荣才有依托,大家的好日子才有依托。“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还是政治问题。香港这座城市经过了太多风雨起伏,市民更能体会到社会稳定来之不易,也更会支持那些爱国爱港为民谋福的政策和行动。

以此反观,香港市民对某些西方国家的愈发反感就不难理解了。在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殖民统治中,从未给过香港任何实质的自由民主,港人即使划归英籍拿的也是二等公民护照。当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国家主权后,境外敌对势力更不可能再为香港人民利益着想,而是将香港变成遏制中国的桥头堡,种种乱港祸港手段卑劣下作,普通民众成了最大受害者。对这样绑架香港、践踏民生的暗黑操作,经历了前一时期动荡暴乱切身之害的港人看得愈发清楚,怎么会不厌恶、不反感?

荡涤蒙尘,东方之珠正迎来全新发展期,而伟大祖国,正是香港最可依赖的坚强后盾。从完善支持香港同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制度机制创新,再到注重发挥香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独特作用……在中央的顶层设计中,香港始终占有重要一席。与此同时,香港民生改善步伐不断加大。近几年发布的施政报告中,扶贫、安老、助弱、教育资助始终是重中之重。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也一定能够进一步巩固香港民众的信心。

走过泥泞,方知大道珍贵;经历风雨,更觉阳光美好。期盼香港珍惜来之不易的局面,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以新发展惠及香港民众,让东方之珠愈发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