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远私通阎婆惜,宋江为何不杀他?

2024-06-17 18:07 来源:网络 点击:

张文远私通阎婆惜,宋江为何不杀他?

原著中,宋江其实是个又黑又矮又胖的人,不过并不丑,气质还不错。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不管是谁来投奔他,他都终日陪伴,如果别人辞去时他还会资助别人。正因如此,所以宋江的名声口碑非常好,人称“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后来,宋江因为资助阎婆棺材和银子,阎婆就找王婆说媒,硬是把女儿阎婆惜嫁给了宋江。这么看,宋江的人生还不错。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宋江的人生,很快就因为一个人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这个人便是张文远。宋江不常去找阎婆惜,阎婆惜慢慢和张文远勾搭在一起了。宋江私放晁盖后,收了晁盖的书信和一小块金子,阎婆惜发现后以此要挟宋江,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当时知县等人要包庇宋江,但张文远却不断怂恿阎婆状告宋江,导致宋江只能弃家逃命。

明明要害宋江,为何宋江放过了张文远呢?从水浒演变的角度来看,张文远的原型人物是《大宋宣和遗事》中的吴伟,但吴伟也被宋江杀了。既然如此,何以到水浒中,作者又没写宋江杀张文远呢?很多读者对此都有疑问,其实,我们从原著内容和水浒演变角度分析,就能找到答案。从原著内容来看张文远本是宋江的跟班,宋江娶了阎婆惜之后,只是把阎婆惜安置在一处房子中。宋江有一次带着张文远去找阎婆惜,两人因此相识。后来宋江不在阎婆惜那里,张文远就打着公事的借口找宋江,其实是靠近阎婆惜。一回生二回熟,再加上张文远和阎婆惜生性如此,所以两人很快就勾搭在一块了。

那张三亦是个酒色之徒,这事如何不晓得。因见这婆娘眉来眼去,十分有情,便记在心里。向后宋江不在时,这张三便去那里,假意儿只做来寻宋江。那婆娘留住吃茶,言来语去,成了此事。后来宋江杀了阎婆惜,张文远还挑拨阎婆,让她不断状告宋江,去衙门里闹事。又是给宋江戴绿帽,又是祸害宋江,宋江为何不杀他呢?女人给男人戴绿帽子,正常情况下,男人都会生气发怒。然而宋江的情况不正常,尽管张文远给他戴绿帽子了,但他不想报复张文远,主要有三点原因。其一,宋江当初娶阎婆惜,并不是心甘情愿,甚至可以说是无奈之举。阎婆道:“……因此央你与我对宋押司说,他若要讨人时,我情愿把婆惜与他。我前日得你作成,亏了宋押司救济,无可报答他,与他做个亲眷来往。”王婆听了这话,次日来见宋江,备细说了这件事。宋江初时不肯,怎当这婆子“撮合山”的嘴撺掇,宋江依允了。

阎婆一家三口在郓城遇到困难,阎公去世,阎婆母女甚至没钱买棺材。后来,还是宋江出钱出棺材,帮助了阎婆。阎婆见宋江单身,又非常有钱,所以才托王婆做媒,心甘情愿把女儿阎婆惜嫁给宋江。宋江起初不愿意,但是王婆这张嘴太厉害,宋江说不过,所以只得娶了阎婆惜。本就不想娶阎婆惜,再加上宋江不好色,所以才让张文远趁机钻了空子。其二,阎婆惜只是外室,地位甚至不如小妾。阎婆惜的身份只是外室(也叫外宅),连小妾都不是,更不是正妻。用今天的话来说,她只是宋江包养的情妇。所以,阎婆惜只能被安置在别处房中,而不能进宋江家门。在宋代,男子娶外室叫“典妻”,类似于租妻,价钱也根据女子相貌、租约时间等来定。为了确保双方事后不发生争执,典妻还需要写证明,叫“典书”。阎婆惜要挟宋江时,第一件事就是要典妻的文书。

阎婆惜道:“第一件,你可从今日便将原典我的文书来还我;再写一纸,任从我改嫁张三,并不敢再来争执的文书。”宋江道:“这个依得。”后来宋江杀了阎婆惜,阎婆去告宋江时,也说“老身姓阎,有个女儿唤做婆惜,典与宋押司做外宅”。正因为阎婆惜是外宅,所以她私通张文远,给宋江戴绿帽子后,宋江也不在意。那张三和这婆惜,如胶似漆,夜去明来,街坊上人也都知了,却有些风声吹在宋江耳朵里。宋江半信不信,自肚里寻思道:“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无心恋我,我没来由惹气做甚么?我只不上门便了。”所以,后来即便是阎婆请宋江去找阎婆惜,宋江也推辞不去。这些都能说明,再说宋江心中,自己不情愿娶的一个外室,根本不重要。连阎婆惜他都看不上,又怎么会介意张文远呢?说白了,阎婆惜和张文远之事,或许他们二人重视,或许外人也重视,但宋江不在乎。

其三,张文远不知宋江和晁盖之事。宋江被阎婆所迫,在阎婆惜处歇息,临走却忘了招文袋。阎婆惜因此发现了袋子里的金子和书信,于是她就以此为据,要挟宋江,逼宋江还典书,写休书,不让宋江要钱,还要信中提到的一百两金子。宋江本就只收一小块金子,自然没有百两黄金。无奈之下,他只得说变卖家私给阎婆惜,然而阎婆惜不依不饶,只要宋江当场就给,宋江没办法,只得动手抢招文袋。这过程中,阎婆惜大喊“杀人”,宋江本就生气,阎婆惜此举又彻底激怒了他,所以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本质而言,宋江杀阎婆惜,是因为阎婆惜威胁宋江,关系到了宋江的前程和理想,所以宋江杀了阎婆惜。

但是张文远不同,张文远只是和阎婆惜私通,他并不知道宋江拿了晁盖的书信和金子。包括阎婆,她也不知道这件事。而当宋江杀了阎婆惜之后,他就烧了书信,这样一来除了晁盖等梁山好汉外,就无人知道这件事了。即便后来,官府也只是追究宋江杀人之事。张文远后来怂恿阎婆别信宋江和家中断绝关系,要去宋江家里抓宋江,这些其实也没有错。因为的确如他预料,宋江藏在家中,宋江和父亲送太公断绝关系是假。再加上他对阎婆惜之死愤愤不平,帮阎婆也就理所当然了。既然张文远不知道宋江与晁盖之事,宋江又不在意阎婆惜出轨,以及张文远给他戴绿帽的事情,他怎么会杀张文远呢?说简单点,宋江压根就没想过杀张文远;说难听点,张文远在宋江心中不值一哂。从这一点来看,宋江即便当时已经落草梁山,也不会杀张文远。

换个角度来说,杀阎婆惜已经惹了大麻烦,若是再杀张文远,恐怕知县想包庇他也不可能了。宋江当时没有破罐子破摔,杀一人或许还有生存的机会,何必再杀一人?而且,最重要的是,宋江也未必就能杀得了张文远,毕竟他武艺低微,也不能找梁山兄弟搞暗杀——这么做,无疑是给自己找麻烦。从水浒源流角度来看在《大宋宣和遗事》中,马县尉替梁师宝押送十万贯生辰纲到京师,给蔡京做礼物。晁盖、吴加亮、秦明、阮进、燕青等人劫了这批生辰纲,事发后得宋江报信,晁盖就邀约杨志、孙立等人逃到梁山落草,并做了寨主。后来,晁盖派刘唐给宋江送去一对金钗,但是宋江却把金钗给阎婆惜保管了。后来,宋江看到阎婆惜和吴伟鬼混,一怒之下杀了二人,上梁山落草去了。

(宋江)却见故人阎婆惜又与吴伟打暖,更不采着。宋江一见了吴伟两个,正在偎倚,便一条忿气,怒发冲冠,将起一柄刀,把阎婆惜、吴伟两个杀了。从这一点看,承袭《大宋宣和遗事》的水浒,似乎的确应该写宋江杀张文远之事。但是,作为读者要注意,从《宋史》到元杂剧再到水浒,宋江的形象塑造有拔高美化的过程。《宋史》中,宋江只是一个造反者;到《宋公明排九宫八卦》等元杂剧中,宋江已经成了替天行道、为国效力的梁山好汉,这在水浒中最明显。而宋代《宋史》和元杂剧之间的《大宋宣和遗事》中,宋江则处于中间状态,他不再是造反者,却是个酒色之人,他会找娼妓,也会争风吃醋。

比如,阎婆惜就是娼妓,宋江给她金钗就是出于“嫖客的慷慨”;而他之所以杀吴伟和阎婆惜,不是因为阎婆惜知道了他和晁盖的事儿,而是因为吃醋,觉得阎婆惜不应该背叛他,更不能和吴伟在一起。否则,宋江不会在看到阎婆惜和吴伟鬼混时才动手杀人。其实,这时候的宋江不仅是个酒色之人,还颇有点枭雄的悍勇。杀了阎婆惜和吴伟之后,宋江还写下四句诗,说“杀了阎婆惜,寰中显姓名。要捉凶身者,梁山泺上寻。”这样的宋江,正与元代陈泰在《所安遗集》中所说的“宋(江)之为人,勇悍狂侠”一样。很明显,《大宋宣和遗事》中的宋江还很原始,未脱离历史上的宋江形象。到后来杂剧以及小说中,宋江则成了仗义疏财,替天行道的好汉。所以,尽管张文远的原型是吴伟,但是《水浒传》作者却不能写宋江杀张文远,因为这样根本不符合水浒中宋江的人设。须知,水浒对《大宋宣和遗事》,只是一定程度的承袭,比如故事框架等,而非全部都照搬硬套。不是前人写宋江杀吴伟,水浒作者就一定要写宋江杀张文远。

总之,无论是从原著内容来看,还是从水浒演变来看,宋江都不会杀张文远。很多读者对此不了解,于是各种说法也就纷至沓来。比如,有的读者根据《大宋宣和遗事》,说宋江其实偷偷杀了张文远(原著没有这样的说法);也有读者说宋江不杀张文远是怕别人知道自己戴绿帽,影响形象和名声;甚至有读者说宋江是故意让张文远勾搭阎婆惜,这样可以摆脱阎婆惜,而放走张文远也能收买人心等。可以说,这些看法都不客观。只有熟悉原著中宋江对阎婆惜和张文远的态度,以及了解宋江的形象变化过程,才能明白“为何宋江放过张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