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映珉:抢救战斗英雄牛先民

2024-09-30 05:58 来源:网络 点击:

徐映珉:抢救战斗英雄牛先民

编发||拂晓哨位(ID:fxsw2021)

来源||徐映珉供稿

漫漫抢救路 浓浓手足情

——步兵第181团抢救伤员牛先民纪实

文/徐映珉

1986年7月24日晚,老山,漆黑如墨,暴雨如注。凶猛咆哮的山洪卷着泥石流像一头暴怒的雄狮冲撞着山谷,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声,道道电光像一把利剑划破夜幕,直插地面,令人阵阵寒栗……

坚守在距敌不到300米的某高地8号哨位上的6连老战士牛先民和班长于泽忠,此时正警惕地注视着哨位周围的一切情况。22时50分,越军约1个加强班兵分三路,借着暴雨偷偷地向高地摸来。班长于泽忠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连指挥所。为了不暴露其他哨位的位置,连长命令8号哨位派一名战士占领战斗工事,随时准备战斗。牛先民抓住班长的手说:“我是一名老兵,让我去!”他闪身跃出“猫耳洞”,占领了战斗工事。不料狡猾的敌人发现了,向他打来了一梭子子弹,牛先民迅速滚向一旁,抓起一枚手榴弹,向敌人投去。正当他摸第二枚手榴弹时,突然从通路右侧的拐弯处飞来敌人一枚手雷,在距他2米远的地方爆炸。来不及躲避的牛先民被强大的气浪冲倒,腹部和两条腿上13处受伤,打进密密麻麻的小弹片。他强忍着剧痛撑起身子,只觉得腹部喷出一股热气,用手一摸,原来腹部右侧被弹片划破10厘米,一段肠子已流出腹腔……

此时,越军还隐蔽在哨位附近,大雨仍不停地下着。牛先民想呼唤其他战士,又害怕暴露目标。加之腹腔的剧痛,使他不敢大口出气。

就这样,钢铁战士牛先民硬是忍着剧烈的疼痛,在哨位上坚守了8个多小时,直到第二天早上5点钟,战士们オ发现他已昏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牛先民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阵地。战友们都关切着他、注视着他……

阵地上通往上级指挥所的电话线被洪水冲断,一部部无线电台闪亮了红灯,急切地呼叫着,电波随即传到师指挥所里……

副师长赵文泷接到这一情况报告后,立即指示:“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以赴抢救……”

首长们迅速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抢救方案……

与此同时,前沿救护所和二线医院也做好了抢救准备……

接连四天四夜的暴雨,把通往一线阵地上的桥梁和许多公路冲垮,车辆人员无法通行。八里河东山方向25公里的主干线公路,滑坡塌方达50余处,山洪卷着泥石流和地雷一起涌向公路,给抢救工作带来重重困难……

为了争取时间,步兵第181团政委李太忠和政治处主任杨忠敏立即打电话告诉特务连接运。连长卢俊民和1名见习排长迅速组织了16名战士前去接运。

李太忠与牛先民

抢救队涉险通过8处200多米长没膝深的淤泥,绕过6处滑坡,来到一座山腰公路转弯处。发现洪水冲垮了20多米长的一段公路,1米多深的山洪卷着石头,滚滚而下,拦住了担架队……

时间就是生命。指战员们看着担架上一直处于休克状态的牛先民,心急如火。在军医赵仲军和连长卢俊民的带领下,大家跳入急流,冒着随时被洪水冲倒的危险,手挽着手组成一排人墙,保护着担架队一步一步地安全通过。赵军医几次被石头砸伤腿部跌倒在水中,仍咬紧牙关,忍着疼痛爬起来,紧紧地扶着担架。

下午2时20分,伤员被安全送到前沿救护所,等到伤员送上手术台时,许多战士已累得筋疲力尽,昏倒在地。为了防止伤员内出血和腹腔感染,抢救组马上给伤员进行了剖腹切肠手术,切除了伤员被弹片打穿的小肠。经过前沿救护所紧张的抢救,牛先民的伤情才稍有稳定。为了防止意外,救护所决定立即将神智一直模糊的牛先民送往后方医院救治。

经过三个多小时艰难行程,接应的救护车一路闯过数十处滑坡和淤泥的阻拦,下午6时4分,救护组的同志终于把牛先民安全地送到二线野战医院。

一到医院,早已做好抢救准备的手术室人员和其他救护人员一起投入了紧张的抢救工作。他们先给牛先民输血,接着进行两次手术。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奋战,又从伤员腹部和腿部取出十多块小弹片。

经过七天七夜的抢救和护理,牛先民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牛先民在医院住了40天,伤口还未愈合就提前出院上了阵地,身上至今还有5块弹片未取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他流着感动的泪水说:“是战友们把我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我的血管里,至今还流着战友们的血液,我要加倍工作,以实际行动报答战友们的深情厚爱。”

是啊,为一个战士的生命,多少人历尽重重艰险,闯过道道难关,不辞艰辛,赴汤蹈火。他们的爱是那样的深沉厚朴,他们的情是那样的纯洁真挚!

(作者时任步兵第181团政治处宣传干事,后任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社编辑、处长)

后记:牛先民盘肠大战越军的英雄事迹被广泛传颂,战后,牛先民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之后,牛先民被破格提干,并被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现在,牛先民已是陕西省军区某预备役师副政委,大校军衔,继续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延伸阅读:阵地模范指导员李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