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侥幸?杭州亚运会发现首例兴奋剂阳性,是主观使用还是误食呢

2024-09-29 17:38 来源:网络 点击:

心存侥幸?杭州亚运会发现首例兴奋剂阳性,是主观使用还是误食呢

北京时间10月4号,一则关于杭州亚运会发现了兴奋剂阳性案例的新闻,冲上了热搜榜,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作为本次赛事中,首次发现的兴奋剂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哪些情况会导致运动员出现检测阳性的结果呢?

据悉,本次发现的沙特阿拉伯的34岁田径运动员穆罕默德·尤瑟夫·阿尔-阿西里,他计划是要参加田径男子5000米和10000米的比赛。结果,在9月26号国际检查机构(ITA)的赛外兴奋剂检测中,他的样本里,发现了违禁物质达贝泊汀(dEPO)。

鉴于此,赛会决定对他采取临时禁止参加比赛的处罚,所以在9月30号的1万米决赛中,并没有看到他出场。但4号将要举行5000米的比赛,他有权要求检测B瓶样本。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今年亚运会首次发现兴奋剂阳性案例,所以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对于这起事件,很多人认为这表明仍然有一些运动员心存侥幸心理,不顾职业道德和身体健康,使用兴奋剂来增强自己的竞技表现。尤其是在田径赛场,基本上都是兴奋剂的重灾区。

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运动员出现兴奋剂阳性,有很多其他的可能。

除了正常的运动员主观使用兴奋剂之外,还包括误食含有兴奋剂的食物或补品,或者是接受治疗时使用了含有兴奋剂的药品等情况。

这些情况往往都并非是运动员刻意使用,只是不清楚具体成分而误使用的。

当然了,不管哪种情况,只要是检测出来阳性的结果,那么绝对是会被禁赛的,只有之后是否追加处罚,还需要调查的结果。

对此,很多网友表示,作为一个34岁的运动员,阿尔-阿西里应该更加明白使用兴奋剂的危害。他的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声誉和形象,也可能会对他的国家形象造成影响。

同时,现在亚运会的田径赛场正在如火如荼的比赛,加强对兴奋剂的检测和预防更是重中之重。只有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才能确保比赛的公平和公正。

#时事热点头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