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人在上海

2025-03-15 09:40 来源:网络 点击:

邯郸人在上海

上海不仅有宽阔的邯郸路,更有众多的邯郸人。上海至邯郸,飞机每天两班,直达的高铁有三趟,还有普通列车两趟,而且这些交通工具在邯郸站都有大量乘客上下。这些列车上的乘务人员都知道,邯郸是个大站。所谓大,不是车站面积大,而是指客流量大。

七年前,上海市河北邯郸商会(以下简称“上海邯郸商会”)宣告成立,庆典仪式在上海宝华万豪酒店隆重举行。这一活动得到了邯郸市政府驻上海联络处和邯郸企业联合会的殷切关心和大力支持,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都专程前来祝贺。我有幸出席了这次庆典大会,从而得知邯郸人在上海工作和创业的人员数量庞大,不算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仅邯郸人创办的大小企业就有五百多家。

近日再次前往,受邯郸市永年区企业家李世彬先生邀请,我与十多位邯郸籍企业家在上海蓝月湖酒店聚餐,其中有我认识的上海邯郸企业商会会长魏宝生先生,更多的人是第一次相见。举目看去,他们大多是很年轻的面孔,七零后、八零后是主体,甚至还有九零左右的小青年。

他们的经营领域涉及化工、机械、电梯、电器、工程、稀有金属、珠宝等产品的生产、营销、贸易等,企业做得也有相当规模。他们虽然置身于纷繁的商品交换市场中,但却“思入风云变态中”,密切关注着国家甚至国际大势,谈论起来思路清晰,头头是道。他们以国内外的大走势,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尽管近年有我国经济下行和全球疫情的影响,大家都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们敏感地把握住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格局,抓住机遇,调整思路,扬长避短,迎合市场,尽力发挥自身的优势,使之经营的业务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还有一定新发展。我所熟悉的一位年轻的邯郸市涉县籍上海企业家刘先生,这几年逆势而上,企业由单个小公司发展成为拥有七个子公司,二百多名员工的集团,年总收入突破亿元。他们的成功发展,受益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大环境,同时也为上海,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上海邯郸商会会长魏宝生先生,他带领的鑫宝公司进入上海时间并不算太长,却发展得很快很好。他在大家的推举下,2015年商会成立时就挑起了商会的大旗,当时就吸引了上百家邯郸人创办的企业入会。他还在上海的后花园崇明岛上,建有自己的别墅,花园式的风格,宽大敞亮,优雅静谧,景象宜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里也成了邯郸人常来常往的休闲、聚会的好去处。

这天在蓝月湖酒店做东的李世彬先生,现在是上海邯郸商会的常务副会长,与会长魏宝生先生相互配合,带领商会做了不少工作。四十不惑的他,已在这个大都市打拼近二十年。他身上有古赵人的侠肝义胆之气,为人豪爽、坦诚,善于广交朋友,他不求“朋友多了路好走”,而常常是不图功利,只为感情。有一次,他在住地附近的一家宾馆前,看到了一辆“冀D”牌轿车,顿感亲切,于是就像唐代诗人崔颢所言,“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顺藤摸瓜地找到了那辆“冀D”牌车主和其同伴,大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他乡遇故知”,本来就是与“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并列的人生四喜之一,他就是以这样的欣喜之情,执意选了一个高雅的酒店,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好酒,热情设宴,款待老乡。此后十多年来,他们一直相互视为挚友,并且像树枝分叉的几何图形一样,通过他们又认识了许多邯郸朋友,长期保持着紧密联系。

邯郸人在上海经商的兴盛,包括规模、人数、效益等,据李世彬先生等人讲,在地级市中排名是很靠前的,现在苏州等地超过去了,但也在前五名之列。作为一个远距上海的北方地级市,在这里有这样的位置,确实是很难得的。我不知他们的依据是否准确,但足以显示出邯郸人的自信和底气。

当然,除了自创企业的这些精英外,在上海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更活动着为数不少的成功的邯郸人。有曾任东海舰队航空司令员的刘文清等数位将军和一批军人,有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博士生导师马文领等学者、教授,有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上海电力工程高级工程师樊国成等科研技术人员,有在政府部门任职的巫永刚等党政机关干部……此外还有在幼儿园、学校门前翘首迎送孙儿外孙和跟随子女生活的老年群体。这些,与企业家们一起,构成了邯郸人在上海的一道风景,甚至可以称之为一种“现象”。

它映衬着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那是以改革开放赋予的机遇作为底色;它折射出邯郸的独特地域文化,是“胡服骑射”这种勇于吸收外域进步成果的文化延续;它标识了邯郸人的性格特征,有“程婴救孤”的侠义、豪迈、奉献的基因传递;它显示着邯郸人的诚信精神,是对古赵国“一言九鼎”践诺信条的秉持和坚守……

诚然,这是与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独特的城市灵魂分不开的。从上海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说,海纳百川是指吞进了千万条河川的滚滚长江,就在这里,通过崇明那宽阔的入海口汇入了大海。从社会学和精神意义上分析,海纳百川是指这里吸引了海量的国内外人士前来施展自己的才华,据官方去年底公布的统计数据,国外在中国从业、安家的人数数量,排列在第一位的就是上海,而且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和省份,国内前来的人数更是这样。上海人从来没有“你们外地人”之类的说法,而称外地在上海工作、生活的人是“新上海人”,这个称谓彰显了上海人海纳百川的宽荡胸襟和社会理念。邯郸人在上海,成功融入上海的这一现象,也同样显示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吸纳力。

因此是否也可以说,邯郸人在上海的现象是邯郸文化与上海文化融合的产物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这一结论,大概也会得到在上海的邯郸人所认同吧!

任宝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