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新作今年5月出版,但作者并不满意

2025-02-22 04:43 来源:网络 点击:

刘慈欣新作今年5月出版,但作者并不满意

创作科幻小说《三体》获得雨果奖的刘慈欣,下一个长篇小说迟迟没有到来。

在一次访谈中,大刘透露“已经有长篇在构思了,这需要时间,目前还没有时间表。”大刘说,之前已经废掉了一部长篇,且不会再想去修改。至于《三体》,他本人也不会写任何续集。

当年刘慈欣写《三体》的时候,对于自己的构思也是非常保密的。有一次,在聚会的时候他无意中说起了二向箔和降维打击。

事后他非常后悔,但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听到的人并没有在意他说的话。于是他就放心地将这个创意放入了他的小说里。科幻作家保持作品的新鲜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刘慈欣已经有一部几千字的短篇小说《黄金原野》完成了。这是应国外杂志邀请而写,仍然由《三体》英文版译者刘宇昆翻译,预计5月出版。新作讲的是什么?大刘不愿透露,却坦言:“我不喜欢这部作品,但没办法,我写不出更好的。”在他眼中,这部作品甚至比不上他的处女座《鲸歌》。

近期记者采访刘慈欣,他谈到了中国科幻的两个风口。

第一个“风口”,是少儿科幻。“中国第一次科幻繁荣是上世纪50年代,那时100%都是少儿科幻。”《三体》如今获得的唯一国家级文学奖,是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这是因为当年的繁荣,导致把科幻归在了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下面。”

是的,你没有看错。中国的科幻文学是归属在儿童文学下面的分支。

“你看现在的作家富豪榜,排前面的杨红樱、郑渊洁,都是儿童文学作家。少儿科幻是尚待开拓的巨大市场,需要一大批作者。它不好写,我写不了,这需要同时有儿童文学和科幻文学的素质。”大刘说。这片市场才是科幻的蓝海。

第二个“风口”,是科幻影视。

大刘说,由他作品改编的《三体》《流浪地球》两部电影已开始拍摄,且都进入了后期制作阶段,“如果顺利的话,《三体》电影会在2018年上映吧。当然推迟也很正常,阿凡达就推迟了2年。”

对电影质量的担心,大刘笑了,他觉得应多些宽容,“美国从上世纪初开始拍科幻电影,拍了100多年,真正有水准的作品两只手都数得出来。对于国内少有的大制作科幻电影,不用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期待。”

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已经喊了很多年。但都没有足够重要的作品来定义这个年。包括周星驰拍了《长江七号》、《美人鱼》都不能称为中国科幻电影。

在影迷心中,真正有分量的电影内涵才是定义科幻电影的重要指标。而大刘的科幻小说内涵都是非常适合的,就是如何用电影语言表达,或者特技效果来呈现了。

希望2018年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也许仅仅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