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世界系列:古罗马的“万里长城”哈德良长城

2024-11-12 14:27 来源:网络 点击:

话说世界系列:古罗马的“万里长城”哈德良长城

中国的万里长城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吸引了各国人民慕名参观。在今天的不列颠岛北部,也有一条颇具名气的长城——哈德良长城。

哈德良长城为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下令修建,距今已经将近1900年。

防御工事

117年,哈德良皇帝统治罗马。此时的罗马帝国已历经几百年的对外征战,版图辽阔,领土扩张基本完成。

连年的战争已消耗了不少精力,继续扩张,可能伤及元气,也不利于管理已有疆土。

在帝国北方和西方,由于边防空虚,北部的日耳曼人虎视眈眈,意欲南侵。

因此,哈德良在位时期,主要政策就是对外谋求和平共处,对内加强边疆防守。

于是,哈德良长城的修建于122年拉开序幕。

哈德良长城包括城墙、瞭望塔、里堡和城堡等。

哈德良长城,位于不列颠岛,罗马五贤帝时代第三任皇帝哈德良统治时期修建的防御性长城。该长城包括城墙、瞭望塔、里堡和城堡等,全长 118 千米,从修建伊始到遗弃,一直是罗马帝国的西北边界。

哈德良长城每隔约1481米建一个里堡,最多容纳60人。每两个里堡之间,还有瞭望塔作哨所之用。

长城南面修建了16个城堡,内有指挥部、粮仓、医院等,每个城堡可容纳500至 1000名士兵。

城墙上的守卫者一旦监测到敌情,就会快速地点上烽火,释放危险信号,并依次沿着长城传递,驻守在南侧的士兵看到便会迅速做出回应。

这样的设置大大加强了城墙的防卫能力。

哈德良长城全长118千米,用了约75万立方米的石头砌成,从英国东海岸的泰恩河口,绵延至西海岸的索尔韦湾,东西横贯不列颠岛。

在城墙的南北两侧都挖有壕沟,宽约3米,深约9米。

南侧的壕沟距离城墙比较远,南北两侧各有一道高土屯,土屯与城墙之间建有一条军用道路。

长城沿途穿越大片的不毛之地和河流,复杂的地理环境增加了修建的难度,也导致修建计划几经改变。

例如,西部的城墙起初选用草泥建造,后来改用石块。城墙的宽度也几经变化。

这项工程即便对实力雄厚的罗马帝国而言,也是一项工作量极其庞大的建筑工程。

哈德良长城里堡。哈德良长城的组成部分,每隔一定距离修建一个,最多容纳60 人,里堡之间有瞭望塔作为哨所。

哈德良长城自修建以后,长城附近从未发生过大的战争。

历史价值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哈德良长城的防御功能日渐衰微。

383年,哈德良长城弃守。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哈德良长城更是丧失了原有的存在价值。

哈德良长城的原有价值虽然丧失,但却树立了罗马睦邻友好的强国形象。

不列颠岛的发展自此进入了和平阶段,大量军队的驻守,既保卫了一方和平,也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军人及随军家属的各种生活需求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各种商贩、工匠在此从事商业活动。

同时,长城北部的外人也被允许通过关口和罗马人进行商贸往来,甚至移民进入罗马境内生活。

长城两侧的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繁荣和平的发展景象。

1987年,哈德良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英国政府也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长城,并将其开发成英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当地居民的收入也得到提高。

位于英国的豪斯赛德要塞遗迹,124年开始修建,是哈德良长城的辅助性堡垒。

21世纪以来,哈德良长城附近的一些学校与中国长城附近的学校建立了联系。

由此,长城成为连接两国青年的情感纽带,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认识。

英国博塞德学校的学生曾说过,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将去中国河北省,去认识中国的长城。

到了那里的学校后,我们将向他们提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要把长城比喻为一条龙。

本文已经获得话说世界公号授权发布

本内容即将在2019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话说世界》20卷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