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古代中国为何这么自信?

2023-12-02 23:48 来源:网络 点击: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古代中国为何这么自信?


我国拥有五千年文明,这些朝代都被史书记载了下来。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以华夏子孙而自豪。不仅仅是我们存在五千年的文明,还有就是五千年文明中,我们出现了很多厉害之处。比如说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让西方国家都非常佩服。

秦汉时期,我们的王朝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时期。在史书上,出现了一句话:“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别看这句话是在两千多年前记载下来的,即使是今日的我们看了依然会振奋人心。

从“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这句话看来,史官的记载显得非常自信,并且透露出了狂傲的内心。要知道,秦汉时期,世界上还有三大帝国,分别是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和贵霜帝国,这三个帝国的实力也不可小觑。

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和贵霜帝国的实力甚至能够超过秦汉,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秦汉敢于说自己是“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呢?现如今看来,根据史书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史书记载的这句话绝非盲目自大。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这句话体现了当时秦汉的实力非常强大,史官之所以这样记载,绝不是吹嘘自己的朝代。在遥远的古代,并没有像现在这么精确地疆域划分,也没有哪个朝代多少万平方公里这种说法。

还有另一个原因所在,就是当时的技术是没有办法去探索全世界的。可能在秦汉时期,人们都不知道有北美洲的存在,更能不知道世界的尽头在何方。其次就是秦汉时期的朝鲜半岛,中南半岛一些东亚地区的国家,都对秦朝、汉朝表示臣服。

这样一来,秦汉时期的史官肯定就以为全世界都臣服与自己。这么看来,当时的东亚地区是以华夏文明为尊的。现如今来看,华夏可以说是被万国朝拜了,当时的东亚,是农耕文明之地,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华夏文明的藩属国。

不过古人认为,世界的尽头就在帕米尔高原以西,也就是说整个世界的范围就这么大。现如今看来这一点是不对的,但是在当时古人们认为世界就是这样。古人所说的“天下”,就是指中原王朝,当时中原王朝打遍天下无敌手。

古人们认为帕米尔高原以西就是世界的尽头了,而且当时的中原王朝打遍天下无敌手,所以史官在史书中的记载为“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这么看来,当时的秦朝并没有狂妄之意,而是实事求是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