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传销

2025-03-05 16:26 来源:网络 点击:

亲身经历传销

做为一名资深记者,我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参与传销,还是一个与传说不一样的传销。

有一年,我的一位中学好友打来电话说,他有几个战友在南方某城市发展的不错,让他过去玩。他想叫我上去一起,问我有没有时间。我和这位同学已经有50年的友谊了,他的父亲当年是属于中央组织部管理的高级干部,他是正儿八经的高干子弟。他说的这座南方城市也是正是他当年当兵的地方。他现在手上有两家家公司,属于不缺钱那类人。他是1970年的小兵,在当兵期间,每次回来探亲,我们两个都要找个景点玩玩。那时候,我母亲还帮他介绍过对象。他这次喊我一起出门,我一点也不意外。于是,我赶去与他会合,他把车票都准备好了,等我到来就出发。可是,在他家中的一句话却让我心中一动。他说:“这次就是过去玩玩,没其他事”。凭我对他的了解,凭我们的关系,从来不需要解释什么,他突兀的解释,反而让我感觉此行有点不对。凡事只要解释,必有情况。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到了传销,毕竟当了这么多年记者,加上年龄放在这儿,有多年的阅历,最有可能发生的事只会是传销了。不过,我对此有些不确定。在我印象中,搞传销的基本都是穷人或者经济上不太宽裕的人,我这同学手中仅仅房子就有4套,他现在住的一套还是在一个黄金地带的复式房型。他妻子开了个会计师事务所,孩子在欧洲。父亲虽然去世,高寿的母亲却享受着国家高规格的照顾。他绝对不缺钱,那他为什么呢?反正要跟他去,就当体验生活吧。我冲他微微一笑:“我基本确定你叫我过来做什么了。”他一楞,也笑了:“极有可能,你小子脑子好用。”

当我们来到那座南方城市后,有人来接他,他介绍说这是他的战友。在去往战友家的路上,我了解到,他的这位战友以前在某军种总部任职,身上的证件是退休军官证。也就是说,他仍然是部队管理的干部。在闲聊过程中我得知,这位也是山东人,当他知道我所在单位时,突然说出了一个名字,我有些惊讶——世界太小,他说的是我的一位朋友。我马上拨通了朋友的电话,提到了这位战友,对方大呼:“这是我表哥,你们怎么凑到一起了?”表兄弟两个用我的电话互相问候了一番,我们彼此的感觉也亲近了许多。

到达的当天已经中午,这位战友带我们吃饭。然后,游览了几个著名景点,晚上又叫上其他战友喝了一通。当晚,就住在战友家。第二天早饭后,有人敲门,进来的是一位30多岁的女士,气质高雅。这位战友说,请她来给我讲讲请我过来的目的。我看了同学一眼,冲他点了点头,他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通过女士的叙述,我得知他们从事的是一种叫“资本运作”的传销。其实,对这种传销模式,媒体早就做过详细的报道,我对此也有比较多的了解,知道这种传销在广西尤其盛行,我只是没有亲身介入过罢了。听女士一讲,我才明白了他们的运作模式。其实就是“拉人头”。与其他传销不同的是,他们只允许拉三个人。每位入伙者的基本入门费是5万元,入伙的当月,这5万元就做为当月工资发了下去,当然是根据星级。5万是三星,最高是五星,随着后面加入者的不断增加,直到把前面的五星级推出局。用他们的话是“挣钱出局”。据说,这出局者能赚到800万。听上去很美,但有个致命缺陷,如果有一个人的后续力量补充不上来,或者说该拉的人头没拉来,就会影响整个链条,链条一断那就是一场灾难。

在后来的几天中,同学和他战友带我到几个小区听课。不是那种传销人员聚集上大课,发神经似喊口号的讲课,而是三两个人坐在一起,喝着茶聊天,基本都是行内前辈向我介绍他们的思想转变过程和发财经历。说实在的,我对这几天见的这些人印象不错,素质都不低,他们多数是转业军人或者住在军队大院的亲属,还有国家部委干部、高校老师等等。而且,我还碰巧遇到一位兵团战友的哥哥,在退役前是某部队的政委,世界真的不大。我边听他们讲,边总结他们的特点。这些人都属于不缺钱的主儿,用他们的话说:这5万块钱赔了,也不心疼,赚了呢?那就正好了。经过几天的教育,他们问我是否了解了“资本运作”是怎么回事。我就根据我过去了解的情况加上此次得到的信息,从广西北海开始讲,把他们的整个模式讲了一番,顿时受到他们的高度评价。在此基础上,他们热情邀请我加入,我婉拒了。主要原因是不感兴趣,拒绝的原因是,我在家不当家,每天买菜的钱都要给老婆要,既然是婉拒,那就多一点儿笑声吧。

在这座城市期间,连吃带玩全是人家出钱,我自己也不意思了,提出回家。结果,车票还是人家给买的。由此看来,传销也要分人群,穷人传销基本属于欺骗;富人传销其实应当算是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