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二号”总设计师,为何名叫“朱枞鹏”?

2024-10-26 11:58 来源:网络 点击:

“天宫二号”总设计师,为何名叫“朱枞鹏”?

2016年中秋节,“天宫二号”顺利升空,标志着中国航天进入崭新纪元。

“天宫二号”的总设计师名叫朱枞鹏。“朱枞鹏”三字有什么含义?“鹏”,当然代表志向。朱枞鹏的故事确实很励志——朱枞鹏高中毕业时并未考上大学,但他上进心极强,在家乡一家船厂工作时,坚持上了三年电大,后来才取得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硕士学位,这才到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成为国际宇航科技院院士。

朱枞鹏的“朱”,很多人没有想到,他是宋代儒学大师朱熹的后裔。更为巧合的是:“天宫二号”发射发射时间是2016年9月15日,朱熹的出生是1130年9月15日!

朱枞鹏的“枞”,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其实,这是朱枞鹏的家乡,也是他的出生地。1963年10月,朱枞鹏出生安徽枞阳, 1980年毕业于枞阳中学。

朱枞鹏的“枞”,指的是“枞阳”。枞阳,既是一个古镇的名字,也是一个县名。枞阳的“枞”,正体字作“”,简化之后虽是好写,却并不好认。枞阳县几次上央视,都被播音员读成了“从阳县”。其实,这个字不读[ cōng ],也不是指枞树,而是读[ zōng ]。

“枞”是什么意思呢?枞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东南与铜陵、池州两市隔江相望,西南与安庆市市区相邻,西以白兔湖、菜子湖与桐城市共水,北与庐江、无为两县接壤。

西周兽面纹彝,枞阳县周潭出土

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域名,枞阳最早可追溯到宗国,就是以周天子为核心的西周时期。当代版《枞阳县志》曰:“时枞阳为宗子国,与皖、舒同时并存。”春秋时期,宗国便被楚国“共和”了。宗国最早见于《左传》杜预的注释,《左传》:“文公十二年,楚子孔执舒子及宗子,遂围巢。”杜注:“宗、巢二国,群舒之属。”光绪《安徽通志》:“宗,国名,群舒之属,即枞阳也。”

(鄂君启节“松易”)

1957年,寿县城南邱家花园出土了青铜铸造的“鄂君启节”。“节”是古时帝王或政府颁发的用于水陆交通的凭证,地方关对商队凭节放行。“鄂君启节”的舟节,明确载明了楚怀王六年(前323年),鄂君启商船所至的十一处城邑,其中最东之地即为“枞阳(松昜)”。古地名中与枞阳区位相符的,当是“松阳”。可惜,“松阳”今天已被浙江用作县名了。

汉元封五年(前106),汉武帝大约下乡检查防汛工作,亲临枞阳,亲自创作了一首《枞阳之歌》,并亲手射蛟于江中——这就是枞阳的射蛟台。方孔炤诗曰:“射蛟唯有空台在,秋色东来起暮烟。”姚鼐诗曰:“五月江声千里客,夜深同到射蛟台。”诗中所写的“射蛟台”,都是指枞阳县城达观山上的一块巨石,石头上有汉武帝的脚印。

汉武帝之前,秦始皇亦曾到过枞阳。《史记》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行至云梦,望祀虞舜於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唐李泰《括地志》说:“籍柯”在“舒州同安县东”李泰,即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子“籍柯”为地名,即今枞阳县的沿江一带。

实际上,所谓“枞阳”意思就是“枞水之北”。民国《桐城续修县志》:“县东南百二十里,通考桐城有枞阳河,蓋在枞水之阳,故汉以名县。”“枞水”,现在保留旧名的一段即“枞川”,上游诸县之水由此达江,而在汉代“枞川”与“枞江”是一体化的,所以最初的“枞水”就是“枞江”,也就是长江的枞阳段。

唐至德二年,枞阳县被更名为桐城县,直至民国。期间,县名又曾改同安等,所辖区域亦有所变更,但承袭关系明显。县名变更中,以冠“枞阳”、“桐城”为主。195571日,枞阳县恢复了汉代县名,原县城地区保留为新的桐城县。

枞阳县与桐城县的这种县名变更,以及后来的分置设县,不仅给相关的历史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也让两地的文人伤透了脑筋。因为叫“枞”、叫“桐”,县名的响亮程度大不一样——总体上讲,叫“枞阳县”时比较冷寂,叫“桐城县”时比较热火,所以知道枞阳县的少,知道桐城县的多。

阮大铖手迹

明、清时期的桐城县(枞阳县)人文鼎盛,名家辈出,如明代的钱如京、何如宠、左光斗、阮大铖,清代的方以智、钱澄之、张英、张廷玉、刘大櫆、姚鼐、吴汝纶等。近当代的枞阳同样名人辈出,如章伯钧、方东美、朱光潜等,其中朱光潜亦与朱枞鹏同宗。

枞阳很多氏族,都自称他们的先祖来自江西婺源。婺源,号称“万姓之源”,好像无数家族都是从那起源的,甚至有点像亚当、夏娃股份无限责任公司的总部所在地。事实上,那儿是明朝的难民(移民)集散地,连打工仔拥挤的火车站广场都不如。在婺源逗留的诸难民,很多继续下迁至安庆的沿江一带。定居之后,先祖在哪,下辈已不清楚,能记得的一个地名,便是婺源。所以,如果你要帮看人家家谱,白纸黑字写着“婺源”二字的,多半就是当年纯种的贫下中农。

枞阳文化世家的崛起,看似突兀,实则必然。枞阳的地域文化,大致有一个脉络。在先秦有据可考的3000年文明史上,在今天的安徽大地,只有淮河文明。当淮河流域出现老子的时候,枞阳这块地盘上,还只是老子绷着黑脸,打老婆,揍孩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安徽地区,自秦至元1500年间的文化演进,经济与文化中心大体在不断南移,生产力在不断生长。但是,战争总是不停地按捺暂停键,甚至是不断归零。这,也许就叫地理决定论。

到了明朝,这块地方终于别开生面。——战争,几乎清空了安庆地区的人口与资源。朱书《告同郡征纂皖江文献书》说:“元以后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强半徙自江西,其徙自他省会者错焉,土著才十一二耳。”《中国移民史》载:“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至此时,迁入安庆府的江西饶州、九江等府籍移民约为27万,徽州府籍移民约为2万,从全国其他地区迁入的移民约2万。”我研究过枞阳境内多个家族的宗谱,结论基本印证了朱书与《中国移民史》之说。四方先民涌入枞阳,凭借勤劳的双手,糊饱自己的肚子,维系生存繁衍。

明初百年的移民进入,辛勤与辛酸可想而知,但毕竟扎下了根基,就如一蓬草,生存得有模有样。事实上,他们也真的熬得有模有样了——这个模样,大体就是桐城文化。

所谓桐城文化,比较晚出,在很长的时间里,英华内敛,抱朴守拙,虽有曹松诗显于唐,李公麟画著于宋,但个人风采难掩整体寂寞。明嘉靖以后,桐城文化勃兴,硕学通儒不断涌现,作家诗人雨后春笋。至清代,影响最大的就是名冠文坛的桐城文派。桐城文化的勃兴,除了明王朝的政治因素,那只能套用“地灵人杰”说了!

如何概说桐城(枞阳)的风土?可能要问姚鼐。姚鼐在《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顺便说过这个地方:“夫黄舒之间,天下奇山水也”。

所谓“黄舒”,指的是当时的黄州、舒州。舒庐大地地倾东南,广袤大地上的自然来水,由桐城(枞阳)而注入长江。由东及西,溯江而上,这是他们当年的基本社交范围。

姚鼐手迹

姚鼐笔下的“奇山水”,明显是一种文人情怀。因为对苦于生计的百姓来说,这就是十足的穷山恶水。民国时桐城县域(含今枞阳县)约35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不足60万亩,联想到明朝,这么一方土地,耕地自然是少得可怜。

但硬要说这里山水之奇,当是这里的水域,且有相当程度上的与众不同。这些湖叉,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湖泊,而是季节河——雨季是湖泊河流,旱季变成湿地,或是水田旱地,水生植物或作物,十分丰茂。可耕土地资源的馈乏,优厚的山水资源给予了弥补。

土地维系生存,山水在孕育着文化。枞阳有一个熟语:“穷不丢书,富不丢猪”。什么叫“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现代人的解释,通常都以为是“穷人要念书,富人要养猪”——这一点,他们与祖宗的文化水准,肯定是豁然拉开了。“穷人要念书”,这是什么逻辑?富人要养猪,又是什么观念?估计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想富,少生孩子多养猪”这类当代标语,看得实在太多了!

“猪”与“书”熟语,准确地讲,它是“互文”。也就是说,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家里都要养猪,都该给孩子读书!养猪,是这里的人们维系生存之后的副业与经济。对枞阳人来说,这没有理论上的问题,也没有实践中的难题——因为这里有独特的资源,辛苦种地,不至于饿死,养养猪成本低廉,家底子薄也掏得起给先生的份子钱,读书人的队伍,相对壮大起来,读书成为地方风气。枞阳地方风气崇文,前提是要有这样的经济基础。

生存危艰,心存亢奋,这个地域才急速的迈向了文明,这个地域逐渐显露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