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气重的人,注定过不好这一生

2025-03-21 06:46 来源:网络 点击:

戾气重的人,注定过不好这一生

若你日复一日的踏出家门,那么你遭遇戾气的几率便会大大增加。或许只是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你便可能遭受他人的恶语相向,或是无缘无故的纠缠、挑衅和滋事,更有甚者是莫名其妙的敌意。你会看到,有些人在一瞬间变得歇斯底里,他们疯狂地发泄情绪,痛哭流涕,甚至选择自我了断,猛抽自己的嘴巴。这些只有在精神病院才能看到的场景,如今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频频上演。而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戾气”二字。

戾气,即暴力之气,是一种极端的社会心理和社会风气,表现为残忍和斗狠的行为思想。那么,戾气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明朝大学士张居正曾以八个字精辟地总结:“冤愤不泄,戾气不小。”戾气的形成源于两个方面:冤和愤。那些心怀冤屈的人,总觉得自己是受害者,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冤魂在四处游荡,寻找着替身。

为何现代人会有如此强烈的冤屈感呢?我认为这与那些成功商人的教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总是鼓励人们要有梦想,仿佛只要努力就能实现。然而,他们却没有告诉我们,当梦想无法实现时该如何面对。他们也没有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边界,就像做杯子的材料永远无法变成一口锅。而那些心怀冤屈的人,往往就是那些试图将自己塑造成锅的杯子。

狐狸曾劝诫小鸡:“你要做天上的雄鹰,不要沉沦于鸡窝的生活。”然而,当小鸡勇敢地跳下悬崖时,狐狸却在山下享受着一顿美味的火锅。那些摔残的小鸡,或许会在痛苦中反思,但大部分人是没有这种反思能力的。他们会把怨恨压抑在心里,从仇视狐狸进而仇视一切。他们把自己的残废归咎于同伴的嘲笑和自私的人性,他们的灵魂在痛苦中被挤压变形。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恶意和不公。

在这个充满戾气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学会如何面对和处理冤屈和愤怒。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边界,避免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梦想。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宽容和理解他人,尊重彼此的差异和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消除戾气,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他不再愿意以那蹒跚的步伐回到那个所谓的鸡群。他早已不再是一只普通的小鸡,他不属于那高傲的雄鹰,也不属于那安逸的鸡群。幸运的是,他更不属于那狡猾的狐狸。他是一只带着愤怒的小鸡,四处游荡,寻找自己的定位。

冤屈和愤怒,就像一对紧密相连的兄弟,冤屈总是能转化为愤怒。愤怒的他认为,自己遭遇的种种困境,并非是因为自己缺乏善良,智慧不足,而是因为这个世界的不公平。权力的滥用,富人的傲慢,既得利益者的嚣张,这些都剥夺了他成为雄鹰的机会。

然而,那些在他门口炫耀自己空中特技的人,更是让他心生怨恨。他们嫉妒、愤怒,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这些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他内心的戾气。

戾气的形成,是商业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如果要求人们心如止水,淡泊名利,那无疑是一种幻想。因此,道德经中提倡,以圣人的智慧,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减少欲望的纷扰。智者应该懂得,无为而治,让社会自然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