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死了五只熊猫,上海野生动物园难逃“淘浆糊”之嫌

2025-03-09 10:19 来源:网络 点击:

10年死了五只熊猫,上海野生动物园难逃“淘浆糊”之嫌

文/淳于

图据四川日报微博

19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发布公告:2016年12月26日、31日,旅居上海野生动物园的大熊猫“帼帼”与“花生”母女先后因病救治无效死亡。消息发布惹来广大网友非议,笔伐之声不绝于耳。上海方言中,淘浆糊意指打马虎眼、糊弄人。上海野生动物园的拖延瞒报、胡乱作为,让网友怒不可遏,糟点有二。

一是慢。时隔半个多月,上海野生动物园拖报熊猫死亡,媒体追问缘由。工作人员给出的解释是:对“帼帼”和“花生”发病前因后果进行梳理;两只大熊猫的实验室病理结果由四川、长春、上海等地科研院所共同于17日才形成报告。看似理由充分,却存在为信息公开不及时以及监管不力开释的嫌疑。熊猫“抱恙”,动物园有义务就熊猫母女身体状况作出告知,长达半个月的消息静默很难让人信服其背后作出的努力。

二是怠。“花生”于去年12月19日被从母亲身边带走,进行人工饲养,并于去年12月23日发病。上海野生动物园官方微博在其发病的同一天上午8时59分依然更新“花生”晒太阳图片圈粉。身体“抱恙”还要带病工作,“花生”工作量未免太大。另外,在“帼帼”“花生”母女死亡消息传出后,动物园方面是否应对院内饲养熊猫作全面体检和实时监护,此时还坚持展出另外两只大熊猫,反映出其对熊猫管护的轻慢与疏漏。

据网友梳理的公开资料显示:这个在中国一线大城市的大型野生动物园,在10年不到的时间里,养死了五只“国宝”!从2011年到2016年就死了四只!!而且都是病死的!平均起来是每两年不到就养死一只!试问在其他动物园或者繁殖机构能做到这种程度?

公众谴责上海野生动物园玩忽职守,实则凸显对熊猫异地饲养、管护制度的隐忧。梳理新闻报道可以发现,熊猫异地饲养出篓子绝非偶发。去年10月,网友爆料兰州动物园虐待大熊猫“蜀兰”,导致其全身多处受伤;去年12月初,济南动物园投喂大熊猫福豹的食物量不足及食材不新鲜,怀疑大熊猫福虎受虐......

大熊猫异地管护责任田如何画?据了解,每只借展、异地饲养的大熊猫,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均会派出对应的专业人员参与日常管理;此外,饲养方理应负有属地管理之责,日程体检、环境维护等职能均囊括在内。异地管护权责还应就熊猫养护情况作出细化,借展方、异地饲养方在暴露出管护不力的情况时,是留守本地医治还是归还原饲养方?还有待深入研究。大熊猫饲养与异地管护,需要规范化管理,更呼唤“制度的笼子”。而目前仅存的2011年国家林业局出台的《大熊猫国内借展管理规定》,显然缺乏强有力的司法说服力,也解决不了目前存在的困境和矛盾。

缘法而治是督促淘浆糊者的最好办法,健全相关管护法律法规则是对“帼帼”、“花生”的最好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