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河南开封几千年的犹太人!

2023-12-01 23:36 来源:网络 点击:

居住在河南开封几千年的犹太人!


公元10世纪末期、中国的北宋初年,一个不少于百人的完整的犹太社团从布哈拉取道丝绸之路进入了中原,停留在开封附近。当时的开封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百万,因为他们都是高鼻深目、满面胡须,人们难分彼此,犹太人也就被混称为波斯人或阿拉伯人了。宋王室崇尚道教,对外来宗教虽然容纳但也有所防备,况且朝廷的敌人蒙古人和契丹人都来自北部和西部,对同样来自这些地区的外国人,他们只有谨慎地将其安置在首都边缘,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

元代的犹太人一度高人一等,被蒙古统治者列为第二等色目人,同属于统治阶层,同化现象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发生的。汉人重新夺取政权后,颁布了非常严格的法律,胡服、胡语、胡饰一律被禁止;《大明律·蒙古色目人婚姻条例》中更明确规定:蒙古、色目人不许自相嫁娶。犹太人不仅要说汉语、学习汉文化,还要与汉族女子通婚,同化进程的迅速可想而知了。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这些亚当的后人纷纷改取汉族姓氏:“列维”改为“李”,“示巴”改为“石”,“亚当”改为“艾”……

朱元璋在制订新的民族政策时特对开封犹太人下了一道“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的圣旨,也许正是这种平等宽容的环境一点点消融了他们的民族性,再加之社团本身就十分弱小,血统的逐渐淡化使得百年之后从外貌上看,开封犹太人与汉人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他们沿用了千年的波斯语也渐渐被淡忘。从明代开始,朝廷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封闭了西北边疆和海路,中国的百姓与世界隔绝了,开封犹太人也失去了与西亚、北非聚居地的联系。1850年,开封犹太社团的最后一个拉比(犹太教的职业神职人员)去世,却没有人能来接替。以往每个拉比要带几个学生,一个拉比死了由他的儿子继任,这是犹太人的传统。但随着拉比知识的逐步萎缩,年轻人的心已不再被信仰所吸引。

开封犹太人后裔的血统,是源于伊拉克两河流域的一支犹太人,还和亚美尼亚犹太人及阿拉伯犹太人比较接近。至今许多开封犹太人后裔还保留着许多特殊的习俗,比如不吃猪肉,不吃动物的蹄筋,过安息日。一些开封犹太人后裔向记者介绍,上世纪80年代,河南省人民医院和开封市卫生防疫站在防疫检查过程中,对包括张兴旺、赵平宇在内的总共十几个开封犹太人后裔做了DNA测定,显示开封犹太后裔与汉族血统融合的倾向,与国外犹太人比较亦不相同。

蒋雯丽也自称有犹太后裔的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