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缜《神灭论》:人无无知之质,犹木无有有知之形

2024-06-10 17:41 来源:网络 点击:

范缜《神灭论》:人无无知之质,犹木无有有知之形

南北朝·范缜《神灭论》

本书为南朝齐梁时期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家范缜所著。范缜出身寒门庶族,幼年时家境贫寒,“少孤贫,事母孝谨”,他为人“性质直,好危言高论”,范缜以偶然论观点痛斥因果报应说,反对宣扬佛教。论战后,“退论其理,著《神灭论》。

范缜《神灭论》:人无无知之质,犹木无有有知之形

《 神灭论》全文不超过2000字,其中包含有极其可贵的唯物论思想。在自然观方面,《神灭论》继承了《论衡》中天道自然论的思想,认为“陶甄禀于自然,森罗均于独化,忽焉自有,来也不御,去也不追,乘夫天理,各安其性。”这在根本上否定了造物主的作用,万物的生成完全是自己所然,无论是发生,还是消亡,都是在顺应自然之条理,满足各自的本性,充满着一种偶然的因素,同时也伴随着一种不可知的成分。

范缜《神灭论》:人无无知之质,犹木无有有知之形

《神灭论》认为人的贵贱,纯属偶然,“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中……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一个人的富贵贫贱,只不过是遭遇不同,决不能把贫富悬殊,看成是因果报应的结果。这种以偶然性批驳佛教的因果报应,不失为一种方法,但它导致出人们在命运的偶然面前无法控制,只能是听任安排,这归根到底将陷入另一种宿命论的泥坑,不可能从根本上彻底地驳倒佛教的因果报应说。

范缜《神灭论》:人无无知之质,犹木无有有知之形

《神灭论》还比较全面地揭露了佛教信仰在当时造成的社会危害,指出“浮屠害政、桑门蠹俗”,与佛教神学开展斗争。

《神灭论》的突出贡献是,它总结了前人有关的思想成果,对形神关系问题作出了较系统而深刻的论证,其主要论点如下:

第一,“形神相即”。《神灭论》开门见山地指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形神是“名殊而体一”,两者是既不相同又互相联系的同一体,有形则有神,无形则无神,“形神相即”,但两者不是并列、并行的平行存在,而是神随形存,神随形灭。其实质形是神的基础,形为第一性,神为第二性。

范缜《神灭论》:人无无知之质,犹木无有有知之形

第二,“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灭论》指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质即形质,用即作用。“形者神之质”即形体是精神所从属的实体;“神者形之用”,即精神是形体所具有的作用。且质用不离,用从属于质,形神不离,神从属于形。

第三,以刀刃喻形神。《神灭论》以刀刃和锋利的比喻说明形神关系。指出:“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设而利存,岂容形己而神在?”形与神之间的关系,犹如刀刃与锋利间的关系一样。刀刃是实体,锋利是作用。锋利的作用永远不能离开刀刃而独立存在,神与形也是如此,从没有离开刀刃而独立存在的锋利,也从没有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

范缜《神灭论》:人无无知之质,犹木无有有知之形

第四,特定之质有特定之用。《神灭论》批驳了有神论者以质用不同来攻击形质神用,它反驳说:“今人之质,质有知也;木之质,质无知也。人之质非木质也;木之质非人质也”。“人无无知之质,犹木无有有知之形”。人之质和树之质是两种不同的质,树木是无知的物质实体,而人是有知的物质实体,两种不同的质不可能混淆。

范缜《神灭论》:人无无知之质,犹木无有有知之形

第五,人的精神活动必须以一定的生理器官为基础。《神灭论》将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两类:“浅者为知,深者为虑”。一是痛痒的感觉之知;一是判断是否之虑。两者皆是神之分,是不同的各自器官之功能表现,如感觉之知是以手脚等为生理基础的,而“是非之虑,心器为主”这明确地指出了神有不同的生理基础,从而批判了形神相离的有神论观点。论证了唯物主义形神一元论的思想

《神灭论》在中国无神论思想发展史上市一部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