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半熟男女》编剧吴楠:摘除女性的情感需求,反而是一种压迫

2025-01-20 13:33 来源:网络 点击:

【专访】《半熟男女》编剧吴楠:摘除女性的情感需求,反而是一种压迫

在当今社会,女性在情感与事业间的挣扎愈发受到关注。而吴楠所执笔的《半熟男女》,则透过其复杂且多元的角色关系,刻画了在爱情与自我成长中,现代女性的真实境遇。该剧以“全员微瑕”的主角为特点,挑战了“成功女性”的单一标准,让观众重新审视情感需求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在这次专访中,吴楠分享了改编自柳翠虎小说的初衷,强调了女性情感需求的重要性及其在剧中的表达。她提到,选择何知南作为女主角并非偶然,因为情感探索与事业追求同样是女性成长的关键。“摘除情感需求的想法,实际上是一种压迫,”她说道。这番话不仅道出了剧集的浓厚人文关怀,也引发了观众对于女性真实处境的深思。

爱情与成长的双重探索

剧中,何知南与高鹏的异地恋经历,韩苏在职场中的抉择,孙涵涵对感情的追寻,无不展示了现代人在爱情中所面临的道德与情感的双重压力。吴楠认为,这些角色关系的复杂性恰恰体现了个体在爱情路上的成长与蜕变。

“《半熟男女》塑造的不仅是爱情故事,更是女性成长的寓言,”吴楠解释道。在剧中,何知南反复在爱情中跌倒,正是为了重新审视自我,发现内心的空缺。通过这样的情感探索,她最终明白,真正填补内心的,只有自己。

同时,吴楠对剧集的主题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即在情感与事业中并不存在高低之分。“我们不能因为女性在职业上有所成就,就否定她们渴望爱情的权利和需求。”她提到,“在社会环境中,情感被刻意贬低,反而给女性造成了一种不公的压迫。”

反思标签与刻板印象

在“拒绝恋爱”成为某种流行趋势的背景下,《半熟男女》却敢于展现高浓度的爱情戏。吴楠意识到,过去很多剧集往往给女性角色贴上“渣女”、“捞女”等标签,但这些标签无法真正呈现人物的复杂性。比如,何知南的感情困境,不仅仅是她的选择错误,更源于她内心深处的自卑与不安。

她强调,现代女性在独立与情感之间的挣扎,绝非是简单的黑白关系。“‘大女主’这一概念,常常最好不是真正的女性独立,而是给女性设下的评判标准。”吴楠指出,情感需求的存在不是某种懦弱,而是对自我的认知。

通过《半熟男女》,吴楠希望打破那些固化的刻板印象,让观众看到一个真实而复杂的女性成长过程。“这不止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更是关于如何面对自我的故事。”吴楠说。

小剧场的重要性

在剧集的创作中,吴楠特别提到一个新增的小剧场,它在叙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小剧场是为了大胆、直白地表达一些角色内心不能说的话。通过这样讽刺性的方式,观众也能更好地理解剧中人物的复杂情感。”她表示。

小剧场的风格和台词通过强烈的现实感引发共鸣,既加强了剧集的锐度,也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去审视角色的感情。这样的创作手法,让观众不仅能在剧情中得到体验,更激发了对自身情感状态的思考。

女性与自我负责

吴楠在访谈中提到,现代女性在情感上的探索同样重要,这不仅关乎个人的情感满足,更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在剧中,无论是何知南还是韩苏,她们的成长归根结底都是建立在对生活方方面面的认知之上。

“女孩们应该为自己的强大负责,情感需求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吴楠的坚信让人感受到,在《半熟男女》的叙事中,情感与事业并不矛盾,二者可以相辅相成。

《半熟男女》不仅是关于青春与爱情的故事,更是一部呼唤女性自我成长与自我认知的现代寓言。通过吴楠的创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努力挣扎却又充满希望的女性形象,她们在生活的路途中,无论遇到怎样的跌宕,都有勇气去面对并重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