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记事件始末一篇方方日记让她火了一把

2024-03-04 12:44 来源:网络 点击:

方方日记事件始末一篇方方日记让她火了一把

方方日记事件始末,方方是我曾经喜欢过的一个女作家,她和另一个著名的女作家池莉都是武汉人,她的作品带着很明显的地域特点,读起来很有武汉的“味道”。我最喜欢的是她的《万箭穿心》和《桃花灿烂》。

近几年方方已经没有作品,感觉她就要退休了,不料一篇《方方日记》又让她火了一把。

方方日记》是方方疫情期间在家里写的日记,日记里是她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关于疫情的故事,一些普通老百姓在面临疫情时的一些困难和窘境,比如刚开始的时候物资供应不上,比如一些有慢性病的老人看不上病。

这些困难和窘境是不是真的?

我相信是真的。疫情刚刚的时候,大家都手忙脚乱。看看现在的美国和欧洲,不也一样手忙脚乱?即使有中国的经验在前,他们还是一团糟,白白浪费了中国为他们争取到的防疫时间。

方方写这些有错吗?

有错。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日记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可是作为一个知名的作家,就应该写负责任的文字。

什么是负责任?就是公正、客观。

方方只一味写武汉的“悲情”,写“苦难”,这些文字固然很容易抓眼球,但方方本人并没有到实地去调查考证,只是道听途说就写出了这些文字,显然失去了客观。如果真的只是写给自己看的日记,那无论多主观都可以,但方方把这些片面的、主观的文字出版了,引起网络上很多人的反对,也是意料之中的。

另一方面,武汉除了困难和窘境,更多的是人们的互帮互助,是全国驰援,是无数白衣天使冒险奋战,这些,方方都没有写,这显然不公正。

言论自由不是让人博眼球的。武汉人经历的痛,不应该被利用。

方方日记事件始末 一篇方方日记让她火了一把

方方日记事件始末 一篇方方日记让她火了一把

因为迎合了人们疫情中,恐慌等心理,就火了。

作家方方,在这次的疫情中,因为身在武汉,所以在当地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的自己在武汉疫情期间的见闻和感想。

开始她发布在新浪微博上,可是因为她的内容比较敏感,透露了疫情开始时期,武汉市民的一些真实情况,让新浪微博删除了她的内容。后来因为头条的邀请,她进驻了头条,方方日记得以继续传播。

方方的日记中有一些自己情况的详细展示,比如她自己在疫情中怎么吃饭、怎么买菜,同时她也会从不同的人,如她所说的医生朋友,亲戚之类的口中得知一些消息,同时也会进行一些评论。

方方日记事件始末 一篇方方日记让她火了一把

因为她本身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地区,同时她是曾经是湖北省作协主席,是有着多部作品的知名作家,显然她拥有着其它自媒体作者,所不具有的现场感和公信力,所以她的文字作品能火也是必然的。

网上舆论对方方日记,一般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认为她写的有道听途说,过度分析的嫌疑,另一方面的也认为她记录的,是个人的所思所想,对自己负责就可以。

方方日记事件始末 一篇方方日记让她火了一把

这件事,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思考,在自媒体环境下,一个人怎样去表达灾难。

既然是日记,抒发的就是个人情绪,这个情绪是在第一次大疫情中产生的。这和初中女生第一次遇到爱情时的情绪,并写下的日记一样。有兴趣的,看看可以,围观就已经过份了,更不必拿出来评头论足。

大家应该辩证的看待方方日记问题:方方日记是她个人在武汉封城期间内心感受的真实记录,是她个人小情感的一种宣泄。这种日记体,不是新闻、通讯、消息类的宣传报道。对真实性的要求不是那么严格,据说、听闻这类的词语在日记中是完全可以运用的。总体来看,方方日记没有太大的政治问题,否则国家有关部门早就介入调查了,禁止了。不过,方方日记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看问题、看事物过于消极甚至阴暗,看不到主流和正能量,更没有看到在全国抗疫战争中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战精神,从而导致整个方方日记思想内容的消极、低小。更可怕的是被别有用心的西方世界所利用,成为西方世界转移矛盾、嫁祸中国的利器,背离了文艺为中国人民服务的宗旨,实不可取,遭到网民的挞伐自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