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包青天》中的八贤王,历史上确有其人?

2023-11-24 10:42 来源:网络 点击:

《少年包青天》中的八贤王,历史上确有其人?


相信很多八零九零后的朋友都看过《少年包青天》,里面陈道明饰演的八贤王让人印象深刻。他雍容华贵,冷淡清雅,一身正气,与大反派庞太师互为对立,为包拯断案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他是一个不热衷权势的王爷,却又足智多谋,在朝与手握兵权的庞太师斗智斗勇,在野为包拯一行人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无疑是一个正义的化身。


《少年包青天》陈道明饰演的八贤王

而在另一部电视剧《开封府》中,八贤王却是一个反面人物,秘密谋害了兄长宋真宗好几个儿子,后来真宗最后一个儿子仁宗出世,真宗将其托付于八王爷反而救了他一命,因为若是八王爷让他在自己手中丧命就等于是露了马脚。


《开封府》王仁君饰演的八贤王

后来真宗误以为枢密使张德林想要谋反,将兵权交予八王爷保卫皇城,在包拯的提醒下番然醒悟,原来自己的弟弟才是那个一直想要谋反的人,但此刻为时已晚,八王爷早已进入皇宫,想要逼真宗退位。再后来张德林率兵救驾,攻破了开封城,八贤王的谋反也以失败告终,剧中的结局是举家发配到了海南岛。

八贤王这一形象,到底是忠是奸,是好是坏?我们先来看看八贤王的文学形象:八贤王是古典文学名著《杨家将传》、《三侠五义》、《杨家府演义》和《万花楼》的人物。以上这些文学著作中,八贤王都是正义的形象,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贪的心理要求。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八贤王是何人?

许多小说戏曲中,八贤王的名字叫做赵德芳。

赵德芳画像

据《宋史·赵德芳传》记载,太祖在位时,封德芳为兴元尹、南山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后加封检校太尉。太宗即位后,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寝疾薨,年二十三”。也就是说赵德芳早在二十三岁时就在睡梦中不明不白地去世了。而《少年包青天》中的八贤王人已过中年,所以不可能是赵德芳。

有人认为八贤王或许是赵德芳的哥哥赵德昭。

赵德昭画像

据《宋史·赵德昭传》记载,赵德昭是太祖的第二个儿子,由于其兄滕王德秀早夭,所以它曾被认为是皇位的顺位继承人。然而史书记载,赵德昭死时,真宗皇帝的父亲宋太宗尚在位,而且赵德昭也不是排行第八,所以八贤王也不会是赵德昭。

最有可能是八贤王的是太宗的第八子赵元俨。

赵元俨画像


赵元俨被封为周王,也是真宗的八弟,仁宗的八皇叔。据史书记载,赵元俨确实有“八大王”的称号,据《宋史·赵元俨传》记载,元俨为人深自韬晦,常常阖门不出,不预朝政,平生只喜欢读书,写文章,练书法,且“颇善二王书,工飞白”(擅长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工草篆),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并且活到了六十岁。从年龄上看,与《少年包青天》中的八贤王相符,从品德上看,也较为符合八贤王的气质,只是正史中的赵元俨,绝不会像《少年包青天》的八贤王那么位高权重,只是一个德高望重,懂得隐而不露的王爷罢了。

所以“八贤王”这一形象更多像是老百姓的杜撰,他结合了宋朝宗室的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渲染,再加上小说家的加工,就成了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角色。